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从自然界中的黑白元素到设计中的黑白元素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01 14:36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陈朝霞
分享到:

 

  经典的艺术作品,对于艺术家来说,不是简单的复制自然,而是客观与主观的融合,是对自然世界色彩的再创造过程,因此从自然界的黑白元素到设计的黑白元素,显然成为设计师最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一、黑白元素融于万千色彩——以彩色示人

  我们说自然界中的一切色彩现象为我们的色彩感觉提供了最原始的源泉,但是并不等于不加思考或任其所为就能在色彩的艺术领域结出硕果。因此,站在纷繁的色彩世界面前要作深入观察和研究。

  我们面对这纷繁的自然环境时,却往往看不到纯粹的黑白元素。因为自然界中的物体是不断变化着的,虽然,它们本身并不能发光,但是,却都可以有选择性的反射、吸收、透射光的特性。因此,任何的物体都不可能对全部的色光进行吸收或者是全部的反射。

  黑白元素作为色彩的明暗度融于五彩缤纷中以深浅不同的彩色示人:蔚蓝的天空、红色的朝阳、美丽的彩虹、春天的嫩绿、夏日的浓荫、秋天的金黄、冬日的灰白。这复杂、多变、灿烂多姿的色彩世界,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是我们以绘画和设计形式去表现、借鉴的永恒对象。这奇妙而神秘的景象就是黑白元素融于万千色彩的结果。

  在平面设计中,画面的黑白元素调子是由明暗关系来控制的,诸如亮调、灰调和暗调的成立都归于画面的黑白对比关系,所以有时候明暗的选择成为作品特定意境追求的关键。要想恰到好处的处理平面设计中的黑白元素层次调子,设计出优秀的平面作品,必须对大自然中的色彩认真观察、研究和训练,这对平面设计色彩感觉的培养有着深刻的意义。唯有对大自然中精妙绝伦的自然色彩做深刻的研究,才能熟练驾驭这万千颜色并设计出优秀的作品。

  因此广义上讲,世间所有的色彩都有黑白元素的构成,它们融于五彩缤纷中以深浅不同的彩色示人。如果没有黑白元素就没有深浅不同的五颜六色的色彩,我们所能看到的只能是一片没有深浅变化的令人眼花缭乱、头晕目眩的色彩。并且一切事物都会像平面一样的展现于眼前,没有了前后之分的秩序。在这样的令人难以忍受的色彩景象面前,我们是难以静心分辨各种不同事物的。但是如果只有深浅不同的黑白元素,我们却能轻易分辨各种不同的事物。

  因此依照色彩学的知识告诉我们,自然环境中虽然看不到纯粹的黑白元素,但是平时看到的五颜六色的色彩,其实是有黑白元素在起作用。黑白元素其实就在五颜六色的色彩里面,由它们暗中显示出色彩的深浅度,最终以深浅不同的颜色示人。

  二、从自然界中的黑白元素到设计中的黑白元素

  从自然界的黑白元素到设计的黑白元素,这时设计师眼中的色彩已不是原本的自然色彩的翻版,而是经过了设计师的归纳和升华。

  一位成功的平面设计师对色彩的敏锐感觉应该不仅具有直接运用自然色彩达到设计美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能够将自然的色彩转化为合乎设计美学的装饰色彩。虽然这种转化使设计色彩与现实色彩拉开了距离,但是正是因为如此,才使设计色彩具有了独特的感性因素。

  大自然色彩斑斓,奇特的景观令人神往,吸引着画家们不由自主地到户外写生,挖掘自然色彩的奥秘。画家们面对着大自然,观察自然物体在阳光照射下发生的变化,体会阳光的作用能使物体产生变化的色彩,领悟到物体吸收和折射光的多少是产生色彩的根本原因,并由此而产生变化多端的色彩关系。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并掌握由于时间、天气、环境、季节不同,色彩也会随之变化的规律。比如:一座小山村,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静谧安祥的大地和远山,在明媚朝阳的笼罩下,其景象受光照部分呈现出明快的橙色,背光暗部则呈现出暗暗的蓝紫色,整幅景象则展现出的是一幅明快的黄色调画面。在同一个地方、同一景色,时间如若改为中午,蓝天白云,烈日炎炎,自然景色简便的则会变得轮廓清晰,明暗分明,色调对比强烈,展现出一幅阳光普照、光线对比强烈的画卷。

  同样事物在不同光源、时间条件下,呈现出迥然不同的变化,虽然色调上变化巨大,但是明暗调子的变化更是不容忽视。到自然中去观察、体会,把观察得来的心得体会运用在画面上,再现大自然、表现大自然。通过这种方法,理解大自然在阳光作用下所产生的瞬息万变的色彩关系,捕捉自然色彩的变化规律。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