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从自然界中的黑白元素到设计中的黑白元素(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01 14:36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陈朝霞
分享到:

 

  我们通过风景写生训练不是仅仅理解光与物体的关系和色彩原理,而更重要的是如何把风景写生的自然色彩运用到创作当中去,起到再创造的作用,这才是我们训练的目的。

  色彩在创作中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然色彩的理解程度,就好比一棵大树根与叶的关系,无根岂能长成参天大树,要想成为参天大树,就必须好好扶植根茎。同样对于主观色彩而言,自然色彩的理解与掌握对主观色彩的发挥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自然色彩写生中色彩存在:冷暖关系、色调关系、对比关系、情调关系等,而一幅作品的色彩调子是控制整幅作品的主旋律,而明暗对比则常常决定了画面的情感基调。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一生长期从事风景写生,他在风景写生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自然色彩进行主观的改造,用大面积的色块表达色彩关系,结合中国画写意的笔法,把江南水乡的景色描绘的超凡脱俗,其作品中的色彩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从吴老先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其娴熟的风景写生技能的基础上,对生活的感受已上升到一种极其积极主动的主观创作意识当中,通过用色彩对客观世界形与神的高度概括,创造出匠心独运的艺术作品。而这种经典之作,对于艺术家来说,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客观与主观的融合,是对自然世界色彩的再创造过程。

  设计师或艺术家们为了表达某种特殊的情感有时会加强画面的明暗对比,有时也会减弱画面的明暗对比。但是加强画面的明暗对比不是随意的加强,减弱也不是任意的减弱,艺术家的主观色彩创作是对客观色彩的进一步的提炼与概括,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使我们能够找出自然色彩中美妙的色彩关系和美好的色彩形式,创造新的色彩语言。

  因此从自然界的黑白元素到设计的黑白元素,显然成为设计师最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三、黑白元素作为色彩运用——对色彩的凝练

  看似简单的黑白元素,它的内涵却是极其丰富的,并且透着无尽的韵味。

  黑白元素既可以作为色彩的明暗度融于五彩缤纷中以深浅不同的彩色示人,也可以把千变万化的自然界和五光十色的物体用黑白两种颜色来表现,但是我们在自然环境中,往往看不到纯粹的黑白元素。我们所看到的黑白元素是对万千色彩的高度概括和凝练,它的特殊魅力几千年来都受人们的追捧。

  当今,黑白元素是设计师们最喜欢的色彩。当彩色达到最高的表现时,其就会成为心灵的交汇语言。在乌云密布或暮色笼罩的时候,人们眼前的大自然就会是一幅黑白的画面,而黑白系列设计的色调,是对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凝缩提炼与概括归纳,它绘画出了一个极具视觉张力或清澈平和的美好世界。黑白所拥有的神秘感以及抽象的表现力似乎可以超越色彩的各种深度。而灰色在黑白之间的过渡色能够使具有强烈特性的颜色在对比中得到协调。

  我们用黑白元素的这个特性既可以概括简单的色彩,亦可以概括复杂细腻的色彩关系,例如,黑白电视和黑白照片,只用黑白色就向我们展现了大千世界,并且效果非常的细腻逼真,这充分体现了只用黑白元素来描绘斑斓的世界,也能够实现真实感,体现了黑白元素颜色对斑斓世界的高度凝练。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王友江.黑白世界中的理念视象[J].美术观察,2003(12)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