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浅谈意象油画语言的技法表现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03 11:14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常贵祥
分享到:

 

  油画这一艺术门类,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如何使油画的发展摆脱欧洲艺术思维的禁锢,形成带有中国烙印的油画民族化,就成了中国油画家们的一项艰巨使命。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各种文化相互交织、杂糅,更有甚者提出“架上绘画死亡论”等观念。因此,只有建立在本民族精神文化的基础上,对油画进行吸收、转化,从而建立东方美学思想下的意象油画美术形式,使它焕发新的生机。

  当然,意象油画仍是油画的一个分支,其在线条、色彩、肌理等美术要素和变现性特点等方面,西方现代油画家也早已有所探索。比如后印象派和表现主义的“似与不似之间”的造型;后印象派、野兽派、纳比派的来源于客观的主观色彩;高更与马蒂斯,卢奥与克利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用线以及从马奈开始的平面化倾向。所以,表现主义中独具意象意味的“似是而非”审美特征,促使了中国的油画先贤们开始接受并改造油画,使其外在形式因素同中国传统精神相契合,真正形成凸显中国精神和中国风韵的意象油画。意象油画正是西方油画中国化、民族化的具体体现。

  一、意象油画中的文人画精神

  中国传统文人画崇尚气韵的营造和笔墨的经营,在内外兼修之中探求艺术的根源。这种精神在意象油画中也是非常明显的,大多数意象油画作品的气韵是非常连贯的。写生创作一幅作品时,不是简单的描摹眼睛看到的物象,而是借这个物象组织一种笔趣,来制造一种氛围,以达到某种意境。在表现技巧手法方面,意象油画除了继承西方传统油画技法之外,也吸收了大量中国水墨画的表现技巧。使得画面更具意境之美、虚白之美,让观众始终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同时又由于油画颜料的粘稠性和可塑性,画笔在画布上挥动游走时形成的肌理有一定的凹凸感。使画面在平静之中有了更多的动感,虚白之中更多了几分浑厚的力量。油画颜料在加入一定量的稀释剂后,可以增强颜料的流动性。使原本厚重而不透明的油画颜料变得稀薄而具有一定的透明感,在画布上产生类似于水墨、水彩的效果。意象油画中的技法语言相对于传统油画技法来说更为丰富和多样,吸收了中国传统水墨画不受透视约束,表现自由的特点,改变了西方传统油画的焦点透视和写实绘画的单一形式。使画面更倾向于自我感情的抒发和氛围的营造,使画面超越了现实物象,着重追求自我内心的感情和修养。

  二、意象油画的技法表现

  意象油画作为油画艺术门类的一分支,它的技法语言具备油画艺术的基本特征,但又因它和一般西方油画所植根的文化基础、审美标准、思维方式不同,它的技法表现语言又具备一些独特的个性特点:它不追求所谓的焦点透视关系,在乎大感觉的把握;它不求形象上的相似,只求意境上的表达,形成了与西方油画艺术统一中又有变化的艺术语言体系。它从来不曾创造一种新的语言门类,而是在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精神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的,是在西方传统油画语言的基础上融入了新的文化理念和审美标准。

  (1)用笔的意象性

  在前苏联著名画家菲钦的作品画面上所描绘的人物形象生动自然,富有个性特征。饱满的构图、浓重的色彩、奔放的笔触以及虚实的变化、特殊的肌理效果,使整个绘画作品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他为了充分发挥油画特有的性能和表现技巧,用宽大的画笔,奔放流畅、强劲有力地厚堆颜色,有时则轻轻掠过画面,留出底层色彩,使上下层次变化柔和,色彩丰富,有时用刮刀作画,有时直接用手指代笔,运笔讲究凝炼、不拘小节、以少胜多,“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以书法用笔,强调在顿、提、撇、捺之间直抒胸臆,这样产生了不同的肌理效果。

  (2)造型的意象性

  在中国当代意象油画发展中,意象油画的造型艺术直接移植了中国传统写意绘画中“经营位置”等的理解,达到主观意境的传情达意。意象油画注重“取法自然”的同时,又讲究对自然对象的主观剥离,抽取自然中最适合表达画家审美情趣的造型部分来抒情表意。王维在《山水论》中提到:“凡画山水,意在笔先。”意在笔先说的是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感受物象的状态,就好像我们在练书法的时候一样,心里不能总想着某一笔某一画,而应该从宏观上去考虑整个字的味道和精神。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