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浅述影视音乐的特性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10 16:56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张梦等
分享到:

 

  [摘要]影视音乐作为特殊的音乐类型,与其他体裁音乐相比,具有更为丰富的功能,也表现出多种不同的特性。具体来看,影视音乐的特性包括艺术特性、结构特性、表达特性和组合特性。

  [关键词]影视音乐;音乐特性;艺术形式

  [中图分类号]J6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8-0089-04

  [作者简介]张梦(1990—),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在读硕士;孙晨(1982—),男,吉林长春人,硕士,长春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讲师;孙宁(1960—),男,吉林长春人,本科,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影视理论与实务研究。

  影视音乐是指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影视作品的情节发展与思想内涵的艺术形式。时至今日,制作经验的累积和电影科技的进步使得人们对音乐的运用日渐娴熟,影视音乐在作品画面情感和情绪效果烘托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成为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一、影视音乐的艺术特性

  (一)时空性

  音乐既具备空间特性,又具备时间特性。一方面,音乐可以表现现实世界的物质对象,以此来传达人类的内心的情感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例如,音乐可以通过模仿发出固定音高声音的事物表现物质对象,如杜鹃、牧羊人的笛子、猎人的号角等;可以通过近似模仿发出无固定音高声音的事物表现物质对象,如雷鸣、小溪流水声、树叶嚓嚓声等;还可以通过联觉暗示和象征视觉化的物质对象,如闪光、云彩、山峦等。戴里克·柯克在《音乐语言》一书中指出:“音乐可以和下面这三种艺术进行比较:在它的类似数学的结构方面和建筑比较;在它表现物质对象方面和绘画比较;在它的用一种语言去表现情感方面和文学比较。”音乐不仅是人类意识的反映,也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它承担着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作用。另一方面,音乐艺术语言的表现是在行进中完成的,旋律的展开、节奏的循环都与时间的流动紧密结合,因此有人称之为“在时间中流动的艺术”。总之,音乐是一种时空艺术,它与同为时空艺术的影视作品之间存在一种艺术本质上的天然缘分。

  (二)规律性

  音乐在形式上具备极强的规律性,体现在乐音的选择运用、组构方式、和声布局、配器配唱等几乎全部方面。乐音元素得以形成音乐,规律是关键。这种规律在特定音乐中一般相对稳定,在多个音乐之间可能极其相似也可能迥然不同,它是音乐类型化和风格化的重要依据。

  (三)抽象性

  音乐是纯粹的人为产物,在客观世界里没有可模拟的范本或原型,它无法与自然界的某物形成确定不移的联系,也不可能采用科学实验或调查统计的方式来证明这种联系。音乐作为一种符号是“能指”到“所指”的转换,为表达或者说是暗示一种相似或可能,它既是抽象的,又是一种抽象的具象。它的艺术符号不像视觉艺术符号与自然界有比较确定的“肖像”关系,也不像语言和外界事物之间的约定性的能指所指关系它。

  (四)内涵性

  音乐是人类进入文明阶段后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创造,是有内涵的,它能够承载创作者的生活体验、表述内容、思想情怀,以生动活泼的感性形式将这些主观内容呈现出来。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够展现出高尚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带给人美的享受。音乐是社会行为的一种形式,反映社会生活,又给予社会以深刻的影响,通过音乐人们可以互相交流情感和生活体验,对社会具有审美功能,认识、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

  (五)主观性

  音乐的创作和审美都是一种主观性的活动,这种活动充满了差异性和个性化。音乐的体会和理解与时代、地域、国度、民族等文化背景,个人的性格、经历、习惯、情感等因素息息相关。对同一音乐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差异显著的两个人对其的理解却未必不同,而同一人在不同的时期、地点、心情下欣赏同一音乐也可能感觉截然不同,正如托马斯·门罗曾说“音乐中暗示出来的情绪总是模糊不清的,并且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解释”。

  二、影视音乐的结构特性

  (一)创作的命题式

  传统音乐创作中,作曲人可将个人的主观感受,审美倾向等融入音乐,根据个人偏好和创作经验自由发挥,不必拘于任何内容、思想或背景限制。而影视音乐以服务影视作品为目的,多为命题式创作,音乐内容必须服从于所属影视作品的情感内容、主题思想以及时代背景。在实际创作中,作曲人需要有更强的情感体验能力,将作品虚构出的思想内容转化为真实的个人情感。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