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交融性设计艺术原理及应用(2)
2.船体型线与舱室空间的交融互补性
船舶作为水域交通工具,往往需要具备“轻、快、巧”等有利于运行的特征;而船舶舱室作为乘员的居旅生活空间,其用户需求却往往是“大、宜、全”;这就凸显了船舶设计的难度。如何使两者相互协调是船舶设计创新要考虑的重要内容。
船体上层建筑的层高、形态、尺度等要素一旦确定,既意味着内部空间的大小、形状的确立。形态与空间形成了完全互补的两个船舶设计要素。以游艇设计为例,围壁、舷窗和天窗是游艇外立面的主要结构,也是其造型设计的重要着力点;艇后部的轮机室则通常为封闭式设计,以减震降噪音并保证船体的坚固性;游艇前端一般设置驾驶舱并在船艏部休闲设施。在游艇外部形态的限定下,其舱室设计可采用一体式玻璃以增强室内采光,确保空间的通透性,同时使用明亮的色调与灯光来弥补狭小空间的局促感。大型游艇的船体内部功能分区明确,各层甲板的层级关系反过来又决定了游艇外观造型的诸多特点,在外观上形成了线条的节奏美。现代游艇的设计模式往往依据其内部空间的划分关系,与外观造型同步生成,充分体现出了船体型线与舱室空间的交融互补性。如图2所示为大型游艇外观造型与舱室空间设计案例,体现出了游艇的船体型线、外部造型与舱室空间三者间的交融互补性关系。
以上原理也适用于大型邮轮的设计。邮轮往往拥有多层甲板和大量拥有独立阳台的客舱,可容纳成百上千位乘客。邮轮上有餐厅、商店、剧院等商业区、休闲区,具有丰富的空间功能。为满足这些场所的功能设置需要,邮轮的形态设计有了更多的限制,发挥的空间较小。其设计规律体现在邮轮顶部与艉部甲板等开放式空间的造型变化丰富,而主船体设计往往单纯简练,通常为多层甲板整齐排列,造型的起伏变化较小。与游艇的精致优雅不同,邮轮的大体量特点已奠定了造型基调,其磅礴气势如同大型移动建筑和水上都市。如图3所示为大型邮轮造型与顶层甲板空间设计,也体现出了邮轮船体型线、外部造型与空间的交融互补性关系。
3.船舶空间与外部环境的交融呼应性
船舶的外观造型与舱室空间环境相比,后者占据的比重可能更为重要。对于游艇用户而言,舱室内部空间才是他们生活、娱乐、休闲的场所。所以,游艇等高端船舶的购买者关注的焦点之一既是是内部空间布置,如内装风格、奢华程度以及从游艇内部望向海面时的通透度等。与陆地建筑相比,游艇的魅力体现在——它把人们的生活带入了一个流动变化的自然环境之中。既可享受科技文明之便利,又能欣赏大海及沿岸美景。因此,为实现与外部空间的交互性,游艇空间设计还包括有飞桥甲板区、船艏部、艉阱区、游泳平台等多处半开放空间。如图4所示为太阳能双体游艇设计,其艉阱区与游泳平台成为船舱与外部环境空间相交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船体结构与内外空间环境亦具有交融性特征。如游艇飞桥甲板上的雷达架通常作为工程结构而存在,经巧妙利用却可将空间分割,让人产生画框观景的感觉,使原来的连续性空间产成了错落有致的韵律感,而紧凑的空间布局,更是能造成“移步换景”的效果。由于船上的各项活动都是以海为背景,如何将海景“借”到舱室中来是设计者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会让人身处舱室而感自然之美唾手可得。在虚实相生的空间中,自然光与人造光源交相辉映,舱室空间与外部景观融为一体,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交融。船体造型与外部空间的交融性呼应关系还体现在游艇的多个部位。例如,在大型游艇设计中,冲浪池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往往在游艇整体造型中扮演着点睛之笔的角色。从功能及空间上来看,冲浪池处于开阔环境中,使用者在享受沐浴及阳光的同时可远眺海平面。为分散结构承重荷载,单体泳池往往布置在大艇的中轴线上。在中小型游艇设计中,船体结构与内外空间环境的交融性体现的更为灵活,如图中小艇的艉阱区,栏杆从船头延伸至此,并巧妙构成两个独立座椅,同时满足了乘坐需要的功能性和设计的趣味性。使造型与功能完美统一,并成为舱室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5所示)
4.船舶艺术与设计理念的交融统一性
优秀艺术作品往往被形容为“形神兼备”,包括“形态”和“神态”两方面内容。“形态”是物体的物理属性,“神态”则是该事物带给人的心理感受。以此类比,船舶产品一旦具备了“形态”,也必具备了相应的“神情”。船舶作为大型水域交通工具,需要体现本土化风貌,以实现其内在价值。船舶造型虽然具有相通的视觉语言,但不同船型的整体气质则大不相同。在特定社会文化价值观念背景下,船舶设计都体现出“形神交融”的规律与特性。国内船舶设计往往“重形轻神”,注重功能形态而忽视船舶的艺术气质。例如国内的一些旅游船设计试图体现出中式风格的意韵,但大多只是在现代船只的结构上加上传统造型,再沿用民族图案加以装饰,试图用某类固定的传统符号将现代与过去加以联接,显得较为生硬,在民族精神的现代演绎与传达上缺乏深层次思考。
设计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现在挖掘出本土当代地域文化之“神态”,而不是反复沿袭传统之“形态”。现代设计的回归溯源与未来发展,在于对传统的深度思考和面向未来的创造,设计者应对本土精神进行现代演绎,文化才有望获得涅槃重生的意义,并成为当前时代的代表而被后世所传承。船舶设计应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精髓,把“师法自然”的思想融入现代设计,这种设计创新的理念与艺术理念也具有交融统一的共性特征。例如图6双体概念游艇设计把海洋生物的形体特征与大海波浪的自然形态融为一体,赋予现代船舶设计以自然化的流畅形态,突破了传统双体船船型局限,给游艇赋予了前瞻性的形式美感与艺术化的气质。
三、结语
通过对船舶交融性设计艺术特征与原理的解析,可明确船舶设计需要面向用户需求,进行多学科交叉、多技术共融,提供能够解决实际设计问题的方案。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挖掘其审美内涵与社会文化艺术价值。在设计教学中,倡导“项目驱动型”的设计教学实践模式,有意识的遵循交融性原理,积累吸收多学科知识,并触类旁通,以激发艺术设计的创造力,通过学研一体化模式催生船舶设计创新成果。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