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群体多发伤的急救和影像检查原则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4-18 15:36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王振毅
分享到:

 

  摘要:面对越来越多的群体性多发伤,临床医生和影像科医师必须按照一定的步骤和原则对伤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救治,才能做大程度的减轻人身伤亡。

  关键词:群体性;多发伤;急救;影像检查

  由于交通事故、高空坠落、打击等原因造成的群体性多发外伤的急诊患者在临床上很常见,一般以多人、多部位、多脏器的复合外伤为主,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变化多的特点,1994年的全国首届多发伤学术会议上,多发伤的定义如下:多发伤是指单一因素造成的2个或2个以上解剖部位(根据AIS-90版所指的9个部位)的损伤,其严重程度则视其ISS值而定,凡ISS>16者定为严重多发伤。目前临床上通常所说的多发伤实际上就是指的严重多发伤。临床要求能快速检查做出诊断,以便做进一步的抢救与处理措施,合理选择CT和X线检查就成为关键。

  1了解多发伤的死亡高峰

  1.1第一死亡高峰 出现在伤后数分钟内,为即时死亡。死亡原因主要为脑、脑干、高位脊髓的严重创伤或心脏主动脉等大血管撕裂,往往来不及抢救。

  1.2第二死亡高峰 出现在伤后6~8h之内,这一时间称为抢救的"黄金时间",死亡原因主要为脑内、硬膜下及硬膜外的血肿、血气胸、肝脾破裂、骨盆及股骨骨折及多发伤大出血。如迅速及时,抢救措施得当,大部分患者可免于死亡。这类患者是抢救的主要对象。

  1.3第三死亡高峰 在伤后数天或数周,死亡原因为严重感染或器官功能衰竭。无论在院前或院内抢救多发伤患者时,都必须注意预防第三个死亡高峰。

  2评估患者病情轻重,合理安排检查顺序

  当多个患者超过接待规模时,除按照规定及时上报请求支援或分流时,要对所有患者的大体病情做评价。

  2.1体格检查 对危重伤员早期检查的目的,主要是判明有无致命伤,特别是隐蔽的致命伤。为了防止漏诊,Freeland等建议急诊医师应牢记"CRASH PLAN"二字,以指导检查。其意义是:C=cardiac(心脏),R=respiration(胸部及呼吸系统),A=abdomen(腹部),S=spine(脊柱),H=head(头部),P=pelvis(骨盆),L=limb(四肢),A=arteries(动脉),N=nerves(神经)。这样可以在数分钟内对各系统作一初步检查,按伤情轻重缓急安排抢救先后顺序。

  对伤者的初步评估,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国际创伤和灾难研究所主任Susan M.Briggs博士提出也可以采用ABCDE法[1],A-airway(气道)B-respiration(呼吸)C-cycle(循环)D-dysfunction(功能障碍)E-exposed /environment(暴露/环境)[1],更容易记忆和掌握。

  2.2多发伤伤情严重度评估 由于多发伤包含从多处轻微伤到严重的多器官、多系统创伤这一大的损伤范围,因此有必要将其程度量化,以区分多发伤患者的伤情严重程度,作为判断其预后和制定抢救方案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依据。目前较常用的评分方法是简明创伤分度法(AIS)和创伤严重度评分法(ISS),AIS-ISS自1974使用后,经多次修订更加完善。

  AIS将全身分为9个部位:头、面、颈、胸、腹、脊柱、上肢、下肢、体表,将损伤的严重程度分为0~9度。ISS将每一部位的伤情依严重度分为六级①轻度创伤;②中度创伤;③重度创伤;④严重创伤;⑤危重创伤;⑥极重创伤。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