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对于中药应用安全性探讨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4-18 15:49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柏文菊
分享到:

 

  摘要:中药为世界医学的临床治疗疾病以及中国现代医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药不良反应是指合格中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要切实提高重要安全性应用,需要从国家到地方各个层面上进行药品安全性监督管理,同时要建立中药不良反应检测中心。针对当前重要安全性问题,我们主要从法律法规、信息通报、科学研究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药 安全 不良反应 毒性反应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2-01-01

  一、引言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瑰宝,它为世界医学的临床治疗疾病以及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随着社会公众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片面强调“药食同源”的错误观念,以及那些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可以长期使用的错误理念,最终都导致了在中药应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不良反应,有的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中药应用安全性应该引起医药学工作人员的足够重视,以保证人们对中药的应用安全。

  我国现行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中明确指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内容和统计资料是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指导合理用药的依据,不作为医疗事故、医疗诉讼和处理药品质量事故的依据。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也有相应的规定条款: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以及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情形,都不属于医疗事故。从这两条规定来看,法律层面上已经把药品不良反应排除在医疗事故之外,因此药物纠纷或者不良事件一经鉴定为药品不良反应,实际上已经排除了人为过失或者过错,也就预示着药品生产或经营者只要没有过错就不必承担法律责任。

  二、中药不良反应的具体表现

  我国《ADR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明确指出: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概括地讲,中药不良反应就是指合格中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归纳起来,中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中药的毒性反应。

  中药的毒性反应,是指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所引起的机体生理生化机能和结构的病理变化。具体包括:第一,急性毒性反应 大量毒物短时间内进入机体,很快出现中毒症状甚至死亡,称急性毒性,该症状通常是在1次或1个工作日内接触大量毒物而发病;第二,慢性毒性反应,中药或中成药经长期服用或多次重复用药后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称为慢性毒性或长期毒性,比如大量长期连续服用人参后可导致失眠、抑郁、头痛、心悸、血压升高以及体重减轻等症状。

  2.2中药的副作用。

  中药的副作用是指在治疗剂量下所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中药副作用的药理基础在于中药的选择性较低、作用范围较广,如果临床上只利用其中一个药理作用时,那么其他的药理作用就成了副作用。例如,当归有活血养血润肠之功效,当用其养血活血功效时,润肠则成为副作用,有可能负面引起轻泻或使慢性腹泻者症状加重等症状。

  2.3中药的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在中药不良反应中发生率最高,由于机体受到中药或中成药成分刺激后,在体内产生了抗体,当该药再次进入机体时,发生抗原抗体结合反应,造成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中药引起的变态反应不仅常见,而且类型多样,例如:当归、白芍等可引起荨麻疹,槐花、南沙参等可引起丘状皮疹。根据药学资料显示,目前能够引起过敏的中药成分主要有六十多种,能够引起过敏的中药注射剂有二十多种。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