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不同穿刺方法在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比较(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11-04 10:04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唐明
分享到:

 


  采用国际通用的数字分级法(NRS)进行评估。0~10分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4]。0:无痛;1~3:轻度疼痛;4~6:中度疼痛;7~9:重度疼痛;10:剧痛。每次操作后操作者拿着疼痛评分卡,直接询问患者,对刚刚穿刺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选择一个能代表自身疼痛的数字),并做好记录。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穿刺成功率及淤血情况比较

  观察组在一次穿刺成功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961,P=0.005),观察组皮下淤血发生率、血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桡动脉穿刺术是临床护理中较为常见的操作,也是难度较高的护理技术,由于其位置明显、便于按压、受到环境和患者姿势的影响较小等特征,易于临床采血,是留取动脉血的重要方式。但由于不同的采血穿刺方式对患者的影响不同,临床护理中均在积极地探讨不同穿刺方式对患者的影响,研究中重点关注穿刺的成功率、患者疼痛感觉、血肿发生情况等因素[5-8]。

  桡动脉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动脉采血部位,通常可在桡骨茎突的内上方触及其搏动,但桡动脉细小,且外侧伴有桡神经浅支,如果定位不准,反复穿刺易引起动脉痉挛,造成采血困难或误穿刺桡静脉,所以桡动脉穿刺定位至关重要[9]。既往采用中指、食指触摸桡动脉,给穿刺不确定的感觉,有时候可以感到某一片皮肤都在波动,很难确定其具体位置。选择动脉搏动最强点进针,此处皮下组织少,动脉易滑行,刺入骨膜后痛感明显,所以对照组采用传统斜面进针的方法穿刺成功率低且增加了疼痛感。而观察组采用单食指一按一提的定位法,只触摸到一个搏动点,穿刺点易感知,加上一提一按的按压力度,可使穿刺动脉得到有效的固定,还可以防止动脉痉挛。穿刺点选择在最强搏动点向近心端滑动2~3 cm,即掌横纹上方5~6 cm,此处桡动脉位置较深,有肌肉包裹,动脉更不易滑动,减少了误入骨膜神经的可能,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并减少了疼痛感[4]。

  各种伤害刺激作用于机体达到一定程度时,受损部位的组织可释放某些致痛物质,引起疼痛。疼痛的程度取决于刺激的程度、速率、时间及作用点的面积[10]。采用垂直进针法进行桡动脉穿刺时,针头与皮肤接触面积相对于斜面进针时接触面积小,组织损伤程度和强度小,致痛物质释放少,痛觉冲动小,故疼痛较轻[11]。另外,垂直进针直接进入皮下及血管,较斜面进针的行程短,对皮下神经纤维的刺激少,缩减了伤害性刺激的速度和时间,也减轻了疼痛[12]。

  由于不易定位,对照组采用传统斜面进针的方法在穿刺中易反复多次试探穿刺,成功率低,反复进针退针容易损伤血管,造成皮下淤血的发生。而垂直进针穿刺成功率高,损伤小,皮下淤血发生少。而且垂直进针处皮下和血管为同一位置,拔针后能准确按压穿刺部位,不易发生淤血或淤斑。

  正确的采血姿势和体位对穿刺成功至关重要,患者被穿刺侧手臂要妥善摆放,不要将手腕悬空。操作者站在穿刺手臂的同侧,以保证针头斜面朝向心脏方向,即逆向动脉血流方向,使血液采集更加顺畅。另外,自我情绪控制能力差,将不良情绪带入工作,易造成情绪波动,会影响穿刺成功率[13],所以,操作者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浮躁,仔细触摸并感觉动脉搏动,必要时可闭目数秒,感觉血流搏动,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综上,单指固定血管垂直进针的穿刺方法可大大提高桡动脉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疼痛感,降低皮下淤血的发生率,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节约工作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但实际操作中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对于血液循环差、休克的患者,应尽量避免桡动脉穿刺。

  [参考文献]

  [1] 王建芸. 垂直快速进针法在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J]. 齐鲁医学杂志,2010,25(2):167-168.

  [2] 蒋美琴,于静芳. 不同手法行桡动脉采血的效果比较[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53-55.

  [3] 潘海燕,颜波儿. 一指垂直采血法在桡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2013,20(3B):47-48.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