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中药配失眠三针对失眠症的疗效分析(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5-04-01 10:07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焦久存
分享到:

 


  1.3.3 对照组 所有患者给予艾司唑仑(天津太平洋医药公司)干预组给予艾司唑仑1 mg,每晚一次口服,15 d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所有病例在治疗期间,注意避免情志刺激,睡前忌饮咖啡、浓茶、碳酸饮料、酒、吸烟等,作息时间规律。患者长期使用的降压、降糖、冠心病预防等药物在治疗期间除非特殊情况均保持不变。
  1.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睡眠时间达6 h以上,醒后精力充沛,伴随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显效:每晚睡眠时间在5 h左右,伴随临床症状减轻,病情逐渐向痊愈方向发展。有效:每晚睡眠时间在3 h~4 h,伴随临床症状好转不明显。无效:每晚睡眠时间不足2 h,伴随症状未见改善或加重。
  2 结 果
  2.1 治疗2个疗程后各组临床疗效(见表1)
  2.2 治愈病例30 d后随访复发情况(见表2)
  3 讨 论
  脑梗死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每年发病率为5%~8%[5],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常常合并失眠症,严重影响肢体和语言功能的恢复,对脑梗死后失眠症患者的早期药物治疗,有利于患者肢体、语言等神经功能的恢复。不寐,多为情志所伤,劳逸失度,久病体虚,饮食不节等都能引起阴阳失交,阳不入阴而形成。《景岳全书·不寐》:“如痰如火,如寒气水气,如饮食忿怒之不寐者,此皆内邪滞逆之扰也……思虑劳倦,惊恐忧疑,及别无所累而常多不寐者,总属真阴精血之不足,阴阳不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类证治裁·不寐》:“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不寐的基本病机阴阳不交,阴阳失衡,阳不入阴所致。不寐,临床症状有轻重之别,轻者入寐不酣,重者可彻夜不寐。辨证有虚、实、寒、热之分。治疗处方用药应辨证准确,疗效才能提高。
  《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说明前人对心的理解包含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在内。因精神刺激,思虑郁怒,灼津成痰,痰火内盛,扰乱神明;或因外感热邪,热炼液为痰,痰热内扰神明;或痰湿素盛,湿久蕴热,痰热侵扰心神所致。本证多为实证,病位在心,常波及肝脾,影响其疏泄功能。痰火日久不去,既可伤阴,又可形成血液运行不畅而出现血瘀之证,使病情更为复杂。故临床中清热化痰,去除实邪是治疗本病的重要环节。
  自拟清热安神汤中用黄芩、黄连、黄柏“三黄”为君,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剂量虽小,但起到引领诸药之方向作用;白芍、赤芍、枳实、炒莱菔子为臣,以入脾、胃、肺、肝经,能降气化痰,消食除胀,功效显著,有“冲墙倒壁”之称;陈皮、清半夏、茯苓、甘草以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同时防止“三黄”伤脾胃阳气,酸枣仁为佐以养血活血,宁心安神。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芩、黄连、黄柏“三黄”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小鼠的自发活动、各种反射均受到抑制;同时脑电波可出现振幅慢波。白芍、赤芍、枳实、炒莱菔子有显著镇静和一定的镇痛作用,还能提高胃液的酸度,增进食欲和消化功能。酸枣仁可改善心功能、抗衰老、镇静催眠。痰热实邪去除,三焦之气条达,阴阳和调,神安而寐。本研究配合失眠三针,利用针刺的刺激作用,疗效明显增强。失眠三针以百会、太阳、足三里为主穴。百会属于督脉,督脉入脑上巅,为诸阳之会,通过督脉入内络脑,取之以续接阴阳经气,开窍醒脑,宁神定惊之功效。足三里为足阳明经合穴,“肚腹三里留”,以和胃消痞,疏理胃肠气机,通降胃气,以资生化之源,使水谷精微上归于脑,滋养脑髓。太阳穴在中医经络学上被称为“经外奇穴”,能够解除疲劳、振奋精神、止痛醒脑。
  清热安神汤、清热安神汤加失眠三针治疗脑梗死后痰热内扰型失眠症,总有效率分别高于艾司唑仑组,同时复发率低于艾司唑仑组。清热安神汤组与清热安神汤加失眠三针治疗组比较总有效率、复发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Daniel J.Sleep disorders and psychiatry(Review of psychiatry)[M].Vol 24.Washington DC:Amer ican Dsychiatric Association,2005:185.
  [2]Neil S. The physiology of sleep and the impact of ageing[J].Europ Urol,2005,3(6):1723.
  [3]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第二卷·指导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87.
  [4]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1995,ZY/T001~001:994.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