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自然无为”的批判性美学思想(2)
《老子》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虚”、“静”也是从“无”与“有”的内涵中派生出来的。“有无相生”的理念与中国古典美学中“虚实结合”、“动静相生”的艺术追求一脉相承。中国古典诗歌、园林等艺术的营构非常重视“虚”的美学价值,若诗歌讲究“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⑦园艺讲究“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⑧等。正因艺术中“虚”的存在,才为读者留下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激发出读者邈远无限的想象与情思,进而使读者获得更为丰富的审美享受。艺术的魅力正是因有了读者的参与与建构才得以千古流芳。
三、“自然无为”的美学价值
《老子》“自然无为”的美学思想以“朴”为内核,不仅由此彰显出《老子》美学的核心特征,而且也因此奠定了《老子》美学的基础与构架。不论对后世美学理论的生成,还是对后世艺术创作的实践,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意义与影响。
《老子》追求“自然无为”的“朴”美,即是追求符合事物本真的自然之美,这传达出《老子》“真”、“美”相统一的美学观。自标举“风雅”的诗三百,到“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汉乐府,再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新乐府运动;自屈原、司马迁,到杜甫、陆游,再到顾炎武、龚自珍等,无不与其精神相吻合。陶渊明而下,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逐渐形成一种别样的审美趣味——“平淡”,与唐诗大异其趣的宋诗,便是在梅尧臣、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人的手中显示出一种超越青春绚烂的平淡自然之风。后世李贽将其发展为“童心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⑨而成为声讨假道学的一面旗帜。
《老子》在阐述“自然无为”的“朴”美时,以朴素的辩证思维开启了中国古典辩证艺理的先河。自《老子》开始,对于美与丑、文与道、形与神等关涉审美本质问题的讨论,以及对于刚与柔、虚与实、巧与拙等关涉艺术技法的讨论,就代不乏人,成果斐然。这一系列对立统一的关系中蕴含着的丰富辩证艺理,可以理解为文论家们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辩证思维处理艺术与审美的结果。无可置疑,《老子》辩证思维泽被所及,便是辩证艺理传统的树立。
综上所述,《老子》“自然无为”的美学思想以“朴”为内核,多层次、多侧面地展示出丰富的美学内容。它不但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起着为王先驱的导源作用,而且拓展和发达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思维。《老子》的“道”思维,作为对人生、社会与自然理想化的美的意识的反映,已经根深蒂固地熔铸在了中华民族“守静贵柔”的品格中。
注释
①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205.
②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8.
③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顾农,讲评.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18.
④钟嵘.诗品笺注[M].曹旭,笺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208.
⑤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586.
⑥苏辙.栾城集[M].曾枣庄,马德富,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402.
⑦严羽.沧浪诗话校笺[M].张健校,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57.
⑧计成,李世葵,刘金鹏.园冶[M].北京:中华书局,2011:27.
⑨李贽著.李贽文集[M].张建业,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92.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王弼,注.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
[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8.
[3]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4]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5]张丽.老子“无为”思想探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6]靳青万,赵国乾.论《老子》“道法自然”说的美学内涵及意义[J].郑州大学学报,1997(5).
[7]毛毓松.老子美学的特质——“朴”与“真”[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4).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