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清末地方自治思潮的萌生与变迁(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4-11 19:21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刘波
分享到:

 

  (三)回到清末“那个思想的情景中去”,用“心灵”去解读那个时代人们的“心灵”

  全面的研究那个时代的思想家的思想,从而更加具体地研究了清末的他方自治问题。

  (四)“任何一种本质论的历史解释都很难还原历史的思想或思潮于真相”

  目的论历史哲学家基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理性的膨胀,认为可以认识历史规律,并据此书写人类的历史,认为历史按照合目的的方向发展。他们认为人类的历史是一个有体系的历史,在对待历史的问题上,他们总是按照一个“普遍定律”的框框去套所有的问题。而历史现象哲学家们持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历史是由诸个历史片段组成的,“终极实在”是不可被对象化、实体化的。他们强调个体的价值。阿伦特对目的论历史哲学则持批判的态度,她认为上帝和历史规律都是虚构的!在阿伦特看来,政治是关于表象的判断,而不是关于目的的判断;历史是现象的堆积,而不是目的的展开。

  二、《从民治到治民》的写作思路

  本人试图用“一二、二三”来概括和厘清书中汪先生关于清末地方自治的概貌,即“一点”“两线”“二个维度”“三个路径”。“一点”就是一个思考的立足点——“思想”到“思潮”演变的过程和原因。“两线”即明暗两条线。“两个维度”是指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三个路径”:从不同的利益群体对地方自治的观点的角度;从清末地方自治话语的主流话语、旨趣、表达范式及其变化到地方自治的思想工具和概念工具的形成;发展的眼光看清末地方自治思想(思潮)的变化。

  (一)“一个立足点”,清末地方自治思想演变成思潮的分析

  这一个立足点又引出两个追问:一是地方自治的本身的价值是什么;二是地方自治与时代要求(时代的主题就是自强求富)的关系。

  (二)“两线”“两个维度”的分析

  明线主要由时间维度和事件线索构成,是指地方自治思想在清末酝酿、形成以及演变为思潮的线路和图景,它又可以分为四个横断面,以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为分界点。

  暗线是指地方自治思想或思潮的意旨或诉求的转变和转换的事实,即从治民到民治(民权),再到立宪。

  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是指从纵向考察了地方自治思想在清末的生与变的历史,从横向充分展示了地方自治作为思潮广阔场面和思想内涵。

  (三)“三个路径”的分析

  1.从不同利益群体关于地方自治的差异性观点的角度。这些不同的利益群体大致可以分为朝廷使臣和清朝官僚内部的改革派、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立宪派和革命派、低层大众。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还包括早期的士大夫、游历和出使欧美人士。由于所属利益的不同,各个群体关于地方自治的立场和观点是不同的。先生在书中基于此对于各个群体的观点作了区分。

  2.从清末地方自治话语的主流话语、旨趣、表达范式(第二章地方自治的最初提出)及其变化到地方自治的思想工具和概念工具(从治民到民治:地方自治思想意旨的转变)的形成。从政治学技术的高度,通过学科术语抽象出地方自治图景的产生、变化过程。

  3.用发展的眼光观察清末地方自治思想(思潮)的变化。基于对地方自治的思想是不是国人在自强求富的过程中逐渐适应国情的一个过程的思考而提出的。救亡图存伊始,国人的目光聚焦于欧美列强的船坚炮利之上。甲午之战的惨败让国人从器物层次转变到制度层次之上。不管是学器物还是模仿制度,都经历了一个不注意本国国情到事事考虑国情的过程。当然,地方自治的推行也不例外。

  在我国法治面临诸多瓶颈的背景之下,先生重提或再现这段历史,是不是在启示着国人思考些什么,其醉翁之意是不是提醒时人关注清末“地方自治思潮”话语背后隐藏的思考和诉求,而这个思考和诉求,也给我们摆脱法治困境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参考文献:

  [1]汪太贤.从民治到治民——清末地方自治思潮的萌生与变迁.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2]汪太贤.西方法治主义的源与流.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3]http://www.pkucn.com/viewthread.php?tid=238292.

  [4]马小泉.国家和社会:清末地方自治与宪政改革.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5]王人博.中国近代宪政史上的关键词.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