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毛泽东军事思想及其对经济建设理论的影响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特别是游击战略思想进行阐述,集中地反映毛泽东军事思想对中国革命,甚至世界革命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进而探讨分析其军事思想对经济建设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毛泽东;军事思想;经济建设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思想家及哲学家。综观他伟大、光荣、战斗、革命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他不仅在军事战略上有匠心独运的神来之笔,高屋建瓴、气势恢宏之杰作,纵横捭阖、掩天吞地之伟举,而且在经济方面也有"挥斥方遒"之气魄,"多快好省"之佳绩。然而,在他的经济建设理论里总或多或少带着战争思想的痕迹。
应该说,在掌握战争规律方面,毛泽东轻车熟路,富有技巧,运用自如。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他的胃口从未像在战争时期那样好过"。[1]所以,他也就能够手持"长缨",凭着"小米加步枪"轻易缚住"苍龙",战胜"面包加大炮"、拥有八百万军队的蒋介石;在经济建设方面,毛泽东凭其"书生意气"的诗人浪漫和"激扬文字"的哲学家气质,取得了"中流击水"的不凡业绩,但是这显然无法像在战争期间那样得心应手,随心所欲,他所取得的成就也远远无法像军事战略那样璀璨夺目、影响深远。毕竟,他在经济建设方面的理论仍然囿限于战争时期的思维。
为此,笔者试图就毛泽东军事思想,特别是他对中国革命乃到世界革命做出的伟大贡献进行解读,进而探讨其对经济建设理论的影响和作用,以冀为现代经济建设有所裨益。
一、军事思想的伟大贡献
就军事而言,毛泽东虽是一位师范毕业的教书匠,可他在统筹全局、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摆兵布阵等方面却比正规军事科班出身且留学东洋的蒋介石更高一筹。
尤其令人称奇的是,他仅凭自学便能挥洒自如、娴熟从容地从中国古代典籍中,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六韬·三略》吸收丰富营养,胸有成竹地主张"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 。而且"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创造性加以发挥和应用,留下了不亚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的战争观和可与相媲美日战争的思想体系。[2]譬如,"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固定区域的割根,用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强敌跟追,用盘旋式的打圈子政策","很短的时间,很好的办法,发动很大的群众","这种战术正如打网,要随时打开,又要随时收拢。打开以争取群众,收拢以应付敌人。三年以来,都是用的这种战术"。[3]
除此之外,还可以从其至理名言"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4]中看出他开拓、创造性的一面。比如,他能审时度势、独辟蹊径,自成一体,敢违世界公认的"兵学鼻祖"孙子"围师必阙,穷寇勿追"[5]而行之,提出"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6],大胆拒绝斯大林提出"划江而治"的建议,发表"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讨蒋檄文[7]。还有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抢渡大渡河等方面的战略战术,以上这些皆是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经典之作。由此可见,毛泽东决非是"纸上谈兵"之赵括、可等闲视之之俗辈。难怪毛泽东会被外国军事评论家称为中国军事第一人和"现代游击战略大师"。[8]
从许多方面看,毛泽东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最富于独创性的贡献,是他关于游击战略的思想和同强大的敌人在长期军事较量中所采取的战略问题,即如何指导农村地区展开反对控制城市的国民政府的游击战争,以及在大部分国土被强大军事侵略者日本占领的情况下采取什么战略进行防御战的问题。
对此,毛泽东认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游击队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把战争从壕沟里解放"出来,在接近山区、以湖泊、沼泽或沙漠为界的险要地势,建立可控制住、可以做间歇性撤退的"屁股"--以根据地来作为开展运动战和游击战的后盾。因为,"根据地对红军就像屁股对人一样重要"。[9]如果没有机会坐下来休息,一个人肯定会因疲劳而倒下。另外,根据地既要保存实力,开展斗争,也可壮大队伍,拓展空间,中国历史上几次农民起义如黄巢、李自成等最终归于失败,皆缘于只采取流动作战的方式,而没有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其次,在这些地区,部队自己应该屯田自保,同时帮助当地居民发展生产,可能的话,也可组织一些基本的社会服务,建立起军民相处和谐、相得益彰的鱼水情。如"三五九"旅的开发南泥湾、延安后方的"大生产运动"等等。最后,针对整体上处于劣势的情况,通过机动、灵活、迅速的集中,化零为整,对占优势的敌军发动局部的进攻,合而歼之。如果有可能,还应该配合正规部队作战,在敌后活动,扰乱敌人的通讯联系,使之"耳聋、眼瞎、腿瘸",进而分之治之等等,从而赢取战场的主动,改变战局,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10]。
毛泽东创造性的军事思想特别是游击战略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点不仅仅被参加侵华战争的旧日本军人所公认,连敌酋冈村宁次面对八路军的机动、灵活的游击术(诸如地道战、地雷战、山地游击战等等)也是自认失败地说:"肃清八路非短期所能奏效"。并以"狮子扑鼠,效力不大"来解嘲。而且更为中国八年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所证实。旧日军大本营参谋、陆军中校山崎重三郎在日本军事杂志《丸》(1965年12月特大号)上发表题为《毛泽东游击战略把百万帝国陆军弄得团团转》的文章中认为,在世界战争史上,"虽有各种游击战争,但只有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进行的游击战,堪称历史上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游击战"。他在这方面的重要著作有《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战》、《抗日战争中的战略问题》等等。其中被列为"世界十大军事著作之一",公认为游击战争经典圭臬--《论持久战》则集中体现了毛泽东游击战略的军事思想,至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面对"速胜论"和"亡国论"的叫嚣声,"中国的二个半军事家"之一的蒋百里(注:其中一个军事蒋百里,一个是白崇禧,另一个军事家是刘伯承,半个军事家是杨杰)提出了不失有效可行的被动应付的"拖"字战术"。……不打则已,打起来就不能不运用拖的哲学,拖到东西战事合流,把敌人拖倒了而后已"。毛泽东则发挥得淋漓尽致,提出采取主动应付的"熬"字战术,且洞若观火、一针见血地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此外,他还特别强调游击战争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意义,并且着重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战争的伟力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事实呢?也正是按其所预言的那样发展,防御、相持、进攻,直至最后胜利。怪不得此书一经发表,便深受八路军、新四军的欢迎,在国民党将领中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白崇禧将军还为此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11]。并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由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
不单如此,《论持久战》还被翻译成英文向海外发行。时任共产国际总书记的季米特洛夫发表文章赞扬说:"《论持久战》是一本划时代的著作"。在海外,这本小册子不仅得到了高度评价,而且为后来南斯拉夫铁托的敌后游击队、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解放阵线、古巴革命、印度支那、拉美丛林战争、非洲等成功运用过。古巴传奇人物切.格瓦拉引以为荣的,便是自诩自己是"游击大师"毛泽东的"小学生"。这正像芬兰的帕基宁在《举世悼念毛泽东主席》中强调指出的:"毛泽东在战争问题上所做的贡献如同列宁在帝国主义问题上和马克思在资本主义问题上所做的贡献一样,他科学地探索了战争的规律。毛的著作《论持久战》已经成为了永恒不朽的杰作"。[12]日本久住忠男在《战争、战略、日本》一书中说:"毛泽东论述得最精辟的是游击战。他所论述的游击战,比以往任何战略书籍都丰富。他那富有想象力的论述,是举世罕见的。在20世纪出现的各种战略著作中,最有特色的就是毛泽东的游击战论"。同是日本的军事评论家池野清躬说,把游击战"加以系统化、战略化、普遍化的始祖,无论怎么说也是中国的毛泽东。他是现代游击战争之父,典型的实践指导者"。[13]以上之种种足以说明毛泽东军事思想,特别是游击战略的影响之广、之深、之远。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