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从《逍遥游》看庄子的幸福观及启示(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4-25 17:00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李慧
分享到:

 

  顺性而为就是庄子说的顺应自然,就是要顺应个人的心灵需求,追求个体能力所能达到的事物。如果盲目追求外在的不契合心灵需求的东西,往往会“人为物役”,这时庄子极力反对的。《庄子·逍遥游》中讲到,尧要让位于许由,可他却说:“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当时的天下已在尧的治理下平稳安定,许由没有因为名这个虚无的东西而去接受尧的邀请。

  (二)无用之用,物尽其用

  《庄子·逍遥游》中,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他的大葫芦种子结出的大葫芦盛水不能,当瓢不可,简直一无是处,便把它砸烂了。庄子批评惠子不会使用大物件,讲了一个故事给他,说宋国有个善于制造不皴手药物的人,祖祖辈辈在水中从事漂洗的劳动;而买他药方的客人却把它用在了战场上,并立了战功得了封赏,这就是因为物尽其用的结果啊。所以说,哀叹东西无所用处是没有用的,万物皆有用,还不如好好想想用在哪里最合适。把惠子的大葫芦做成腰船拴在腰间漂浮在江湖之上,不也是很好吗?关键是要用平静的心去思考,只是一味的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徒增烦恼。

  同样的,一棵大树因为长着凹凸不平的疙瘩而真的无所用处,庄子说也可以把树木种在无边无际的原野上,这样没有用处也就没有什么东西会侵害它。为什么一定非要让它有用处呢?让它自然发展就好,无用之用,免遭侵害,不要顺应了自然发展的规律吗?所以,以树喻人,当一时不被重用的时候,没有必要气馁,可以退而求其次暂时休养生息,或许还可能会避免遭受某种伤害,只要有能力,等到机会来临自然会有发挥才能的时候。

  三、现实意义

  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日益沉浸在物质的充裕带来的享受中,但是却越来越感觉不到内心的幸福和充实。寻找幸福成为广大人们的迫切需要,因此社会上也提出了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号召,于是“你幸福了吗”的口号成为一种流行。当然,每个人对幸福的感受和理解不同,这与每个人的物质和生活环境、精神条件有很大的关系,所以都应该按照自己的方式追求和获取幸福,每个人幸福了,整个社会也就成了和谐、幸福的社会。庄子的思想不乏消极的方面,但是精神上却追求积极的自由,这正体现了人类自由发展的天性,与我们今天提倡的解放思想是相一致的。

  参考文献:

  [1] 向群.庄子幸福观研究[J].山东大学.2011.4.20.

  [2] [瑞士]毕来德,宋刚(译).庄子四讲[M].北京:中华书局,2009.4.

  [3] [5]冯友兰,涂友光(译).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

  [4] 王世舜.庄子译注[M].济南:济南教育出版社,1984.5.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