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的功能泛化及审美文化嬗变(2)
二、手机功能泛化的审美延伸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通信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特征。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文本信息的传递,越来越热衷于对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多媒体信息的传递需要,手机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智能化、便捷化的同时,也将视觉文化推向了新的高度。
手机发展到智能手机阶段,使其具有了高智能本性。它凭借高性能的核心芯片和开放性的操作系统,可以安装和管理大量的应用程序,并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延展其功能,使其使用功能得到无限的扩充;它除了具备普通手机的一切功能外,还具备无线接入互联网的能力,让人轻松访问GSM网络下的GPRS或者CDMA网络下的CDMA1X或3G网络,浏览网页,资料查询,在线游戏娱乐;它还具备PDA的功能,包括PIM(个人信息管理)、日程记事、任务安排与提醒、多媒体应用、影视观赏等等。智能手机会很贴心地伴随主人,协助其工作和日常生活,成为聪明智慧的“超微型电脑”。以手机为代表的数字媒介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智能,呈现出明显的智能化发展趋势。
手机的多功能化和功能泛化深刻地影响着手机审美文化,手机在大众中的迅速普及,使传播行为最大限度地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使信息传递的深度和广度发生了质的飞跃。手机的多功能性和便携性特征使得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进行交流和传播成为可能,世界真正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任意个体的人可以在任意时间与任意想要联系的人交流、相互传递信息。“从来没有一种媒体比手机更具有整合性、兼容性与互动性;从来没有一种媒体比手机与人们的关系更加亲密——随身携带;也从来没有一种媒体像手机这样,将传播者与受众的身份如此紧密地合二为一。”[7]手机媒介使信息传递与传播极大地加快了速度,扩大了通道,延展了范围,增强了效果。
手机功能泛化形成的一机多种用途多种功能,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极度便携、从容和惬意。从形态方面考察,手机外形向轻、薄发展,设计师总是努力将尽可能多的功能集成到超薄超轻的芯片上。在追求视觉效果需要相对大的屏幕与追求便携需要较小的尺寸这一对矛盾中,手机制造商尽可能寻求两者的平衡,从而适应人们的审美需求。现在已经出现了“薄如纸片”的手机,其功能丝毫不逊色于普通手机。
便携性是手机功能泛化带来的直接好处,也是手机媒介的核心特性。手机功能泛化是手机获得便携性的前提,特别是手机的移动功能为其便携性提供了可能。移动使“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具有高度的便捷性特征,从而实现信息发布与受众互动的同步”,“它以随时随地随身随意的移动传播方式为核心,具有明显的跨媒体性质”。[8]正是手机的移动功能引起了手机的急剧多功能化与功能泛化,当手机功能泛化到了极致也就便携到了极致。
定向化和互动性也是手机媒介非常重要的特性,“手机媒介的传播方式不可避免地带有人际传播的特色:定向化和互动性”。[9]但这两者并非是手机最核心的特性,比如上网络QQ即可实现其定向化和互动性,而手机的便携性则是其他任何传播媒介都无可替代的。“有人把手机媒介形象地称为‘影子’媒介,因为手机往往24小时不离身,手机媒介以其移动性、便携性的优势实现了边走边看、边走边用。媒介经济是建立在受众的注意力资源基础之上的,眼球的关注资源成为目前媒体最短缺的资源,然而受众却有大量的零散时空被耗费,如等车、候机、坐地铁等,成为注意力的‘盲点’,而手机媒体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服务,正好填补了人们的离散时空。”[10]正是手机的便携性特性,使人们感受到了新媒介带来的审美情趣。
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自2013年上半年开始的新一轮快速增长是中国手机上网发展过程中的第三波增长周期,此轮增长得益于3G的普及、无线网络发展(包括公用和私有Wifi的发展)和手机应用的创新。3G的快速普及和无线网络的覆盖为手机上网奠定了用户基础和网络基础,在促使更多用户便捷上网的同时,也提升了各项上网体验,尤其是对各类大流量数据应用的使用。各类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手机应用则提升了网民的使用动力,尤其基于真实生活需要的手机地图、购物、支付等应用满足了手机网民多元化的生活需要,同时也增强了其对移动互联网的兴趣。”[11]13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及交流、互动中,越来越多地从手机及移动互联网上获得审美情趣和精神愉悦。
保罗·莱文森这样描述移动媒介的便携性,“移动媒介会使每个地方都更加有用。停顿的电梯、塞车时的汽车、无休止地等候医生看病的候诊室——在所有这些地方,只要有一件无线移动设备,无论黑莓或iPhone,原来的无用之地就变得有用了。结果,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享有日益增加的自主性和控制力。花钱配备具有新新媒介功能的便携工具就有意义了:当我们陷入一个无用的地方时,我们就有了很多选择——读博客、写博客、宣传博客,观赏优视网上的视频,阅读或撰写维基百科词条等”[2]190。手机的便捷性使得人们延展了获取、处理、传送信息的时间和空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办事效果,进而达到身心放松和心理满足,最终获得审美愉悦。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