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反腐败进路中的公共财产公开(3)
另外,对于新闻媒体的参与,新闻媒体作为现代社会一类相对独立的特殊群体,在信息传递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媒体的报道已经不只是沟通政府与民众的“传声筒”,其本身也开始成为针砭时弊的“发光体”和时事论坛的“辩论场”,对腐败官员产生特别的抑制和震慑功效,在反腐败进程中起到了先导性的作用。为了发挥舆论监督的威力和“第四权力”(10),应当促进媒体的相对独立和言论自由,使得官员的贪腐欲念在“镁光灯”的披露和揭发之下有所收敛。
五、结语
作为关系到政权稳定和国家治理的关键性问题,防治腐败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很难“毕其功于一役”,需要我们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动用更大的改革智慧和勇气,从多个维度统筹并举、合作用力,秉持信念、决心和魄力推进下去。反腐败的优选路径是制度反腐,其本质在于形成一套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促进行政信息、尤其是财政信息的阳光透明化则为应有之义。一个更加公开且民主的社会,才能规范公共财产的使用、治愈腐败的顽疾。在当下的反腐败进路中,基于我国各方面的实际国情和现有资源,应当以公共财产公开为一把可以操作的利刃,由此先行切入,培养公民的监督意识和官员的自律自觉,产生强大又不失灵活的力量;并寻求适当妥协的方式和策略,将官员私人财产公示与之有机结合,共同形成反腐的权力监督体系,进而循序渐进地实现政治清正、国家富强的目标。
注释:
(1)语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由此足见财政问题被提到了国家治理的高度,如何更加规范、合理地管理和使用公共财产成为治国所系之重要命题。
(2)政治国家的另一侧面是财政国家,根据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对国家进行分类,自20世纪以来,主要的财政国家是租金国家、自产国家和税收国家。在当前居于主流的税收国家中,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私人部门缴纳的税收,这一转型要求国家治理予以回应,纳税人意识开始形成,财政民主的要求不断强烈。参见马骏:《治国与理财:公共预算与国家建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1-5页。
(3)“八项规定”是指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于2012年12月4日通过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包括“轻车简从”、“不安排群众迎送”等。三个“只减不增”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3年3月17日中外记者会上提出的,具体指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
(4)“附条件的赦免”是指,要求官员以实名或匿名的方式清退其收受的全部贿赂,同时在某一特定时间之前公开申报家庭财产;只要官员按照要求如实申报全部家庭财产而且在申报之后没有再犯新罪,已退回的赃款就可得到赦免。参见何家弘:《探索中国特色的反腐败之路》,《中国法律》2010年第4期。
(5)有学者认为,官员的心理抵触是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第一道障碍,主要表现为藏富心理、保护个人隐私心理,以及担心收入减少、害怕腐败行为暴露的担忧心理等。参见王高贺、郭文亮:《当前我国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心理障碍及其治理》,《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5期。
(6)正是出于治理庞大国家的妥善、稳健理念,考虑到巨额的改革成本,我国在一些关涉国家经济、政治、社会发展走向的重大事项上,往往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思路,这从“营转增”改革试点、房产税改革试点等事件中可见一斑。
(7)参见“李克强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以改革为动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日报》2012年11月23日,第1版。
(8)我国《预算法》修正案(草案)于2012年6月已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二审,但因利益博弈激烈,三审仍未进行。《预算法》修改现已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的第一类项目。
(9)20世纪初美国纽约市政研究局采用向市民集中进行“预算展览”的形式,首创了从预算公开的角度来研究预防腐败的路径,并取得突出成就。
(10)被称为“第四权力”的新闻媒体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典型的是在20世纪初的美国,新闻媒体逐渐摆脱了对政党、行业、地区等特殊利益集团的依附,成为遏制腐败的“急先锋”。参见张宇燕、富景筠:《美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阿克顿勋爵论说文集[M].侯健,范亚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42.
[2]刘剑文.走向财税法治——信念与追求[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54.
[3]李燕.财政预算透明度提升的环境基础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2-28.
[4]沈荣华.行政权力制约机制[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6:6.
[5]朱大旗.科学发展与我国《预算法》修订应予特别关注的五大问题[J].政治与法律,2011,(9):4.
[6]杨敏之.限权才能反腐败[J].财经,2012,(31):92-97.
[7]朱苏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关于马歇尔诉麦迪逊案的故事[J].比较法研究,1998,(1):71.
[8]汪玉凯.官员财产申报制度难以建立的思考[J].今日中国论坛,2009,(2-3):23-24.
[9]李永忠.官员财产公示应“有条件赦免”[N].京华时报,2012-12-17.
[10]张献勇.预算公开论纲[J].法学杂志,2011,(11):30-31.
[11]郭剑鸣.从预算公开走向政府清廉:反腐败制度建设的国际视野与启示[J].政治学研究,2011,(2):57-58.
[12]蔡定剑.公众参与:风险社会的制度建设[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8-21.
[13]王全兴.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524-531.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