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3-09-13 08:41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郭淼
分享到:

 

  推介语

  人存在的价值何在

  人存在的价值何在?是逍遥于无何有之乡?还是立德立功立言?还是汲汲于势要、富贵?人类在文明演进的历程中逐渐走向人文,制度文明的种种规范亦将成为人性的桎梏。庄子对以周代礼乐文明为核心建立起来的时代价值体系的深刻反思,无疑是我们认识人类自身的宝贵精神财富,"道通为一"的多元价值取向无疑是今日我们应对人生困境的智慧。

  庄子高蹈远举的思致、汪洋恣肆的行文,被大学生视为阅读畏途,更遑论深思立论?郭淼同学以无畏的勇气和对学术的真诚写下了她人生的第一篇论文,其精神是值得称道的。这组文章是她大二的读书报告,她的文章以严密的逻辑思辨和灵动的人生体悟获得了学院第一名。我是她的本科导师,她是少有的能按照老师要求读书的"笨"学生,她的理性思辨是大一暑假精读《文心雕龙》(她用一个假期抄读了全书,并做了自己的理解)养成的,她的勤奋是功利化的当代大学生中少有的。《名作欣赏》杂志愿意发表一个本科生的文章,这种奖挹后进的风气是值得称颂的。

  郭淼同学关于庄子对人与物、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等问题议论的探究,对于工具理性导致的人性异化的反思,对人化过程中非人化的可能的思考,对政教礼法、道德理性、功利目的对人天性与存在本质破坏的论述,无不充满着对人自身的终极关怀。文章通过对庄子人类生存困境及个体自由可能性的反思,发掘了如何使个人渐臻逍遥之境的"存在"之思。

  --陈良中(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摘 要:庄子之"道"通过与人建立紧密的联系,在关注人类生存困境的同时,更强调个体自由的重要性与现实可能性:在探索人的存在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人的语言对"道"的把握的局限性,人与物的转化之"道"通过与人建立联系为人的自由提供了可能性,并试图通过"物化"消解自身的同时实现人的自由,在物我两忘的转化中建立人与"道"的联系。

  关键词:庄子 存在 道 转化 自由

  我们之所以要不断地探索人之生存的要义,是因为在这个不断"缩减的社会生存漩涡中,一切精神价值缩减成了实用价值,永恒的追求缩减成了当下的官能享受",而被缩减掉的人的本真存在却被人们遗忘了,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活着的人们不一定都存在着。而真正的世界末日就在于人类不图自救,不复追寻生命意义之时。庄子,一个清醒的知道世上无绝对真理意义同时又不能抵御内心那形而上的关切的伟大哲学家,他告诉我们"道"与人有着怎样的联系,"道"为人提供什么样的理想处世方式,人最终如何回归本真存在,达到"至美至乐"的自由之"道"境。他调侃一切崇高的和非崇高的人、事、物,并把一切价值置于存在的叩问之中,在玩世不恭的形式下,蕴藏着一种内在的严肃,那便是对人类生存境况的始终如一的关注。

  我们要理解庄子之"道"就得正确把握其存在的语言文化背景,因此,把"道"纳入古代汉语语境中来对其重新进行溯古追源对我们更实际地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而言是有必要的。

  老子有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老子之"道"是一个宇宙本体概念,强调"道"是世界的本源,是先天地而生的"无",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强调的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观念,因其"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恍惚"虚无而"玄之又玄",其"道"的观照者必须"致虚极"、"守静笃"、"绝圣弃智",却仍难以完全把握住疏离于人的"道"。而庄子虽和老子一样将"道"视为"无",但他是以人的自由存在为出发点,通过"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进而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让天地万物与人的生命直接相通,所以,与作为宇宙本源的"道"相比,庄子无疑通过将"道"引入现实人生因而更具有亲切感与厚重感。

  《庄子·大宗师》中对"道"有一段神奇的诗意的表达: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豨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堪坏得之,以袭昆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处大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禺疆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