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怎想湖山边,不似西厢下”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3-09-13 09:31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王璐
分享到:

 

  "赖简"是《西厢记》中的重要关目,历来为人们所重视,但其中存在两个问题:其一,诗中明明写着"迎风户半开",说明莺莺是开门待张生,他为什么还要跳墙?其二,莺莺明明约了张生,为何又突然翻脸?

  说起来是两个问题,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王实甫的《西厢记》改编自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以下简称《董西厢》),而《董西厢》又是由唐传奇《莺莺传》敷衍而成的。"赖简"这个有趣的关目,实际上源于《莺莺传》,而无论是《董西厢》还是《西厢记》,都承袭了这一关目。无疑,这一关目的存在,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不少曲折,从而也就使得整个故事变得更有意思、更有看头。所以董解元不肯舍弃,王实甫同样也不肯舍弃。但是,在《莺莺传》中,这一段情节的设置多多少少有些矛盾。后来的作家在改编过程中,就想以加添细节的方式克服先前的矛盾。但是,细节的增加又产生了新的矛盾。因此,不少学者都曾撰文讨论西厢故事中这一情节的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①

  要真正搞清楚这个问题,还需从《莺莺传》说起。

  在《莺莺传》中,张生"缀《春词》二首以授"莺莺,托红娘带去,当天晚上,红娘就带着一张彩笺来了,原来是莺莺写的《明月三五夜》一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生看后"微喻其旨"。等到"既望之夕",张生便顺着西厢东墙边的那一株杏树,跳过墙去。到了西厢,张生发现"户半开矣",走了进去,看到红娘在床上睡觉,就叫醒她,让她向莺莺通报。红娘很是吃惊,但还是为张生通报了。过了一会儿,红娘回来,连曰"至矣",张生以为好事将成,又惊又喜。但是莺莺来到,却"端服严容",数落起了张生。

  莺莺说,张生虽然有救命之恩,但是用淫词将其勾引,到底是"非礼之动"。如果当作没看到,不闻不问不理会,那就是"保人之奸,不义";可是要是直接告到母亲那里,又恐怕成了"背人之惠,不祥";想着写封信说明一下让婢仆寄去,"又惧不得发其真诚"。所以才寄了那么一张简帖,希望能把张生约来,亲自说明。但是害怕张生有所顾虑而不肯来,就用了"鄙靡之词,以求其必至"。原来莺莺约张生幽会都是假,之所以相约,不过是为了亲自向张生陈明利害,从而让其"以礼自持,毋及于乱"。尽管因为这样一个理由,在夜里约一个男子来自己的闺房,多少还是有些奇怪,但我以为,通观《莺莺传》,此处莺莺所说的这么一番话,也许就是她的真实想法,并不是像后面《董西厢》以及《西厢记》中,是所谓的因为什么原因想要赖简而使出的"假意儿"。由此,在《莺莺传》中,所谓的"赖"其实是不存在的。

  莺莺原本就不是要与张生幽会才约他而来的。因为在《莺莺传》中,此时此刻,莺莺和张生其实并没有什么深厚的感情基础。张生在救过崔氏一家后,夫人设宴款待,叫莺莺出来拜见,这才是他们的第一次会面。这时,莺莺对张生可能并没有什么别的意思,"张生稍以词导之",莺莺也不加理会。而张生却"自是惑之",还送礼给红娘请她帮忙。此处虽然对莺莺并没有过多的描述,不过,一个初次见面相识的男子,唐突地送来两首《春词》,作为相国小姐的莺莺想到这是"非礼之动"而要向张生说明利害,似乎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然而怪就怪在,数夕之后,莺莺完全变了个人似的,竟然跑到张生那里同他欢会,这很让人摸不着头脑吧!

  到了《董西厢》,整个故事更加丰富了起来。前前后后,都增添了不少情节。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