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寻找西域圣贤的足迹(3)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3-09-16 09:40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徐树春
分享到:

 

  阿曼尼莎汗与《十二木卡姆》

  地处叶尔羌河畔的莎车县是喀什乃至南疆的又一历史文化重镇,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经过莎车,发现"叶尔羌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城市,城里有风光明媚的花园,城外有环绕广阔的平原,出产人们所希望的瓜果"。

  1514年,察合台后裔苏丹·萨义德汗建立了叶尔羌汗国,其都城就在莎车(现莎车老城)。叶尔羌汗国全盛时期,疆域西至帕米尔高原及瓦罕走廊,东达嘉峪关与明朝邻接,北抵天山,南依昆仑山。1678年,叶尔羌汗国被准噶尔汗王噶尔丹所灭。

  在长达116年的叶尔羌汗国时期,莎车一度成为新疆乃至中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中心,那个时期群英荟萃,崇尚艺术的氛围十分浓厚,尤其是集诗词、音乐和歌舞艺术为一体的木卡姆艺术正处于巅峰状态。

  叶尔羌汗国时期出现了一位杰出的女性,就是阿曼尼莎汗。她出身寒微,是一位樵夫的女儿,自幼聪慧过人,13岁便会写诗、弹奏乐曲。她的美貌、诗歌和音乐方面的天赋,使打猎路过的叶尔羌汗国第二代汗王拉失德汗一见倾心,15岁时进了王宫,成为汗国的王妃。

  进入宫庭后,她在著名的宫廷乐师喀迪尔汗的协助下,决定改革木卡姆。她把大批乐师、歌手和诗人召集到都城,对流传在民间的维吾尔古典音乐木卡姆进行搜集整理和规范,用新的形式组成了篇幅巨大、曲调丰富、至今享誉世界的《十二木卡姆》。在阿曼尼莎汗的主持下,重新制定了木卡姆歌词,以前的歌词充满了晦涩难懂的阿拉伯、波斯词句,内容陈旧,宫廷味道浓厚,她改用了流畅、文雅的回鹘、突厥诗词,内容以抒情诗为主,她自己还写了许多诗词,填入木卡姆曲调。维吾尔族学者、音乐家喀迪尔汗深情地赞美过《十二木卡姆》,他说:"《十二木卡姆》套曲像是十二轮明月照亮每个人的心田,它不只是你,也不只是我,而是万众欢乐的源泉。"

  阿曼尼莎汗多才多艺,她不但是一位音乐家,还是一位思想家和诗人,著有《心灵和诫言》和《精美的诗篇》两本抒情诗集,还写有《美丽的情操》等美学著作。这位《十二木卡姆》音乐的集大成者,正当她才华横溢创作旺盛期,其生命却令人惋惜的短暂,1567年,年仅34岁时她因难产去世,一代音乐奇才走完了她短暂的一生。深爱她的拉失德汗在为她写下大量的挽歌后,两年后也去世了。

  莎车人为了纪念阿曼尼莎汗,在莎车老城为她修建了纪念陵,与王墓王宫和清真寺连为一体,构思巧妙,具有典型的伊斯兰建筑风格。陵墓高22米,建在一座2米高的正方形基座上,在陵宫内墙壁上镶有《木卡姆》12套曲名称。陵墓周围则是一圈环形走廊,由雕花木窗和20根柱子环绕。

  《十二木卡姆》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作为维吾尔族人民心中神圣的艺术之神,为民族大众提供了精神力量和美学享受。它曾以不可言状的力量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同人们的心理发生共鸣而合为一体。如今以《十二木卡姆》为代表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于2005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今天的莎车,商队的足迹早已被黄沙掩埋,驼铃声也早已飘渺入云。但是,在莎车,在新疆,在中国和世界的舞台上,《十二木卡姆》的旋律已成为永恒的交响。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