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从上海到香港:南来文人易文的作品初探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3-11-28 10:04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黄淑娴
分享到:

 

  前言

  易文(1920-1978),原名杨彦岐,1949年从上海到香港定居,从事报纸编辑、小说创作等工作。他于1955年正式加人国泰影片发行公司当编导,易文能编能导能填词,曾参与制作的电影近九十部,曾为近二百首歌曲填词。另外,杨彦岐以易文、诸葛郎、晏文都、辛梵及杨望年等笔名发表小说及散文,出版短篇小说集《真实的谎言》《笑泪集》;长篇小说集《金缕曲》《彗星》《幽梦影》等等。他还有不少报纸连载小说,如1949年在《星岛晚报》连载的《一丈红》,等等,及不少尚有待发掘的作品。易文既是文学作者,又是电影编导。从少年启蒙时期开始,文学与电影在易文生命中已是同步发展的,互相影响。易文生于官宦世家,1920年生于北京,五岁随父母移居上海。父亲杨千里曾任无锡县知事、江苏省吴江县等公职,也是书法和篆刻的名家。在书香门第的影响下,易文九岁读《聊斋志异》,十一岁读童话集《爱的教育》及鲁迅的《呐喊》,十二岁开始投稿于开明出版之《中学生》杂志。易文十五岁开始对电影产生兴趣,尤其对美国电影《一夜风流》(ItHappenedOneNight,1934)留下深刻的印象。易文对电影的热爱可以从他十七岁(1936年)撰写电影剧本《时代中》看到。当时上海明星影片公司征求电影剧本,易文投稿,但未获采用。易文对于文学与电影的兴趣从少年时期已经开始盟芽,另外。他既爱读鲁迅,又接受荷李活电影,这种雅俗不分的品味,日后令他更能接受香港的流行文化。

  2009年,香港电影资料馆举办了易文电影回顾展,名为"儿女情长",放映易文从1952年到1970年的电影;展览厅更展出易文的文稿、生活照、印章和日用品等。易文的三位儿女为了这次回顾展更从外地回港,与香港观众见面,畅谈与父亲的相处。这次回顾展最重大的意义是《有生之年:易文年记》的出版,易文在年记写下了上海和香港的生活与情感,更记下了那一代文人曲折和感人的经历。这些资料让我们进一步理解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南来文人在香港的情况,引发更深入的讨论。

  易文与当时不少南来文人有着共同的经验和感受:他们活在左右政治的环境,或多或少影响了他们的创作;他们在不稳定的时局中经历亲人的离散,这些伤感的往事令他们的人生留下抹不掉的阴影;在现实生活上,他们在香港这片异地重新建立新的生活,发展他们的文艺事业,当中遇到很多不顺景的地方。五六十年代香港的南来文人的作品多思考贫与富、乡与城、旧与新、男与女、群体与个人等问题,易文的作品同样关心这些课题,但因为他较能融入香港文化,他的作品与典型的南来文人作品不一样。易文是研究50年代从上海到香港的南来文人不可遗忘的重要人物。以下,本文就现阶段所能找到的小说及散文初步讨论易文作品的特色,旁及他的电影作品,分析作品中对香港的看法、左右文化的矛盾、都市女性形象及时代与个人等课题,从中指出易文如何为南来文人的塑像注入新的线条。

  一、易文的香港

  上世纪50年代不少南来文人对香港有很多批评,从他们的小说和散文中,我们可以看到香港总是被描写为生活困难、充满陷阱和漠视文化的城市。对于远离家乡的知识分子,他们的批评是可以理解的。易文对香港的看法又如何呢?

  易文第一次来香港是1940年。他乘坐太古邮轮来港,船驶到中环海上,他在年记写到"初见海上山市,大感异趣"。在香港住了半年后,他写了一篇散文名为《香港半年》。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香港的生活观察入微,处处与上海比较,例如他写道:"香港晴雨无定,早晨即使天高气爽,也不敢不带雨衣。我在上海视雨衣为讨厌物,到了香港每日必携。"有时两地的比较,亦带出对香港直接的嘲讽:"从上海到香港的人都会有两种感觉,一是地太小,二是人太笨。……近三年来,上海有什么,香港便也想有什么。甚至于上海有百乐门舞厅,香港也要来一家,虽然香港的这家只及到上海那家的百分之一二。"易文当时到香港的批评是明显的,他站在文化的高位来看这个尚在发展中的城市。然而,他在1949年再来香港,正式开始他人生的另一页,他在这个时期所写的小说和剧本,可以看出他对香港的感情日深,与其他南来文人比较,他尝试融入香港的环境。

  电影《温柔乡》(1960)是易文自编自导的电影,充分表现出易文对香港的感觉。电影中女主角丁小圆(林黛饰)是一个从内地第一次来香港的女子,她希望可以嫁给在香港生活的表哥(张扬饰),奈何表哥是个花花公子。电影写活泼的表妹如何打败表哥众多的情人,令表哥真心地爱上她。《温柔乡》是爱情轻喜剧,这电影类型是电懋的拿手好戏了。电影的第一场很重要,让我们看到外来人对香港的看法。

  电影从邮轮上的香港夜景开始,然后接到香港的街景,包括繁忙的街道和湾仔酒吧的霓虹招牌等,是当时典型的香港形象。电影的声音配以一首轻快的歌曲,唱道:

  这是一个好地方/大家叫它人间天堂/它白天是繁华市场/到晚上变成了温柔乡/究竟哪里是温柔乡?/灿烂灯光叫人眼花缭乱/哪里去寻找那温柔乡?

  然后,电影镜头接回正乘坐邮轮来香港的女主角,船准备泊岸,我们看到丁小圆充满期待的表情,歌声继续:

  这是一个好姑娘/鼓起勇气走上恋爱战场/她能不能打个胜仗/找到她的温柔乡

  这首《温柔乡》的序曲由綦湘棠作曲、易文填词、静婷主唱;歌声与画面的配合带出电影的主题。电影好像借丁小圆的爱情来讲一个外来人如何适应香港的故事。香港在电影中是一个怎样的地方?香港是一个繁荣的、充满吸引力的地方,我们在画面和歌词中可以看到、听到。但香港是否是一个温柔乡?对这个带点乡土味的小姑娘来说,香港是否是一个安居之所?歌曲与画面的叙事有不同的方向,画面是灿烂的夜景,但歌声却对灿烂的画面表示怀疑,经常发问"究竟哪里是温柔乡?"

  电影的序曲奏完了,有一个陌生的男子前来搭讪,聪明的丁小圆告诉他自己的未婚夫会来接船。那个男子便没趣地离开了。对于丁小圆这个女性来说,晚上的香港有几分神秘和危险。她对于陌生的香港有防备,对于表哥复杂的男女关系并不认同,但有趣的是,她没有摆出一个道德严正的态度,她没有离开香港回到内地。其实,她对于香港是充满好奇的,她一方面在表哥的迷幻派对匆匆离开,但回到房间后却用好奇的眼光偷看派对中男女的身形。丁小圆最后成功夺取表哥的爱情,香港亦成为了她的温柔乡。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