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明清时期豫商的发展及其特点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3-12-23 16:16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徐春燕
分享到:

 

  摘要:明清时期豫商无论是数量还是活跃度都较以前有了很大增强,尤其是清代,在一些商业氛围浓厚、商人集中的地区还出现了商业团体,其中以怀庆和武安商帮实力最强,河南商帮的出现标志着河南商人阶层有了空前发展。此外,豫商还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如有官府背景者少,白手起家者多;人数虽众但实力不强,经营以本地土特产为主;诚信经营,生活简朴;重视乡谊,乐善好施,热心公益等,这些对今天的豫商发展仍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豫商;明清时期;怀帮;武安商人、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高峰,也是地域商帮和大商人资本兴起的重要时期。随着晋、徽、陕、粤、闽、浙、赣等地商人陆续以群体力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豫商也概莫能外地成为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一、豫商发展的经济及社会背景

  河南地处中原,农业、手工业生产水平和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为豫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河南是产粮大省,小麦产量在全国首屈一指,时有"豫省麦为秋,麦收天下足"①之誉,可以大量供应周边省份。河南还是全国重要的产棉区。万历年间河南道御史钟化民说"中州沃壤,半植木棉"②,与徐光启所说棉花"今则遍及江北与中州矣"③,相对应,可推知明代中后期,棉花已经成为河南数一数二的经济作物了。清代棉花种植更加普遍,有些地区棉花收入已经超过粮食,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康熙《兰阳县志》有:"中州土宜棉花,自有此种,赋税易完,用度易辨,诚为至宝。"④的记载。

  明代河南有些地区的人们就已经依照土地优劣,选择性的种植经济作物。安阳县"自善应西皆山田,中下多种柿、梨、枣、核桃,宜菽谷。"⑤林县田多冈阜,有积石,"山产则甲于诸县"⑥。清代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作物品种又有所增加。怀庆府"尤以种药草之利为最优"⑦,杞县"于一谷外,喜种棉花、靛蓝、芝麻,两税全资之"⑧。此外烟草、花生、红花、蔬菜等在农业经济结构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明清时期河南手工业中棉纺织业发展较为迅速。随着棉花的广泛种植,棉织品除了满足家庭消费,还有相当一部分进入市场。嘉靖年间,濮阳"土人善为布,其坚密不在南织下"⑨。万历年间,温县"民间纺织无问男女。每集蚩邙抱布而贸者满市。远商来贸,累千累百,指日而足,贫民全赖于是"⑩。据统计,明代后期河南有54个州县兴起了棉纺织业,占全省州县的65%,说明棉纺织业的发展是相当快的。清代棉纺织业在城乡继续普及,成为全省覆盖面最广也最发达的手工加工业。汝州布匹,"细洁而白,染色亦佳,为全汝今日之独造"。光山县无论是士绅还是普通人家女子,均"以纺织为务,自城乡达于乡保,纺车声轧轧然,比户相闻"。孟津"无不织之家,秦陇巨商终年坐贩,邑中贫民资以为业"。嵩县"境内种棉颇多,无外鬻者,皆供

  此外,河南酿酒业发达,传统的造酒名区,如祥符、南阳、宝丰、鹿邑、荥阳、郏县等地佳酿迭出,温县还向皇宫进奉御酒,可见工艺之高。酒业的兴盛还吸引了各地客商纷来沓至,"凡直隶、山、陕等省,需用酒曲类,皆取资于豫",祥符县还创造过一次销售"陈曲164万块"的记录,生产规模之大可见一斑。

  河南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明朝末年,仅在开封经商的陕西人就"不啻数千百"。清代更是"四方商贾络绎不绝,凡水路可通之处,无不车载船装,往来贩运"。县城以及农村初级市场客商也非常活跃。鄢陵"自酒肆、菜佣外,凡坐列贩卖,操奇货待价者皆四方商贾",叶县"魏晋商贩操赢猥庥,力稼所获,米归廛肆"。就连地僻路隘,商人难至的林县山区也有晋货销售。商业市场的活跃给中原地区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带来了巨大冲击。卢氏清初尚"轻商贾而勤稼穑",但"继世之后,老成凋谢","城市多酒馆,竟修饮馔"。这些变化刺激了商品流通,同时也昭示了中州大地社会结构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需要提及的是,明朝实行的赋税徭役合并折银征收的"一条鞭法"以及清代实行的地丁合一的"摊丁入亩"等农业税改革,使得农民对封建国家和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减弱,农民可以更加自由的从事商品买卖,这对商人队伍的壮大意义重大,像明代彰德府就出现了农民竞相从工从商,"去农而改业工商者三倍于前"的现象。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