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时期苏轼的创作与思想(3)
寄给时任鄂州太守的友人朱守昌的赠诗中,苏轼说:"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苏轼也会疲倦,会消沉,会在生活的重压面前产生"赋谪仙诗,追黄鹤"的想法,去到一个无忧无虑的世外桃源。
再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这首词的基调大气磅礴,其实也透露出一丝悲凉与无奈。苏轼以凭吊历史人物开篇,接着以重笔浓墨描绘江山的壮丽,战争场面的宏大,周公瑾的英勇风姿,但是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像周瑜这样的千古风流人物都免不了要被"浪淘尽",更何况我苏轼这个混迹于农民渔夫的平凡人!审视自我的时候,苏轼思考着自己究竟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自己。而他也意识到早生华发的自己年纪大了,所以一面感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面又发出"人生如梦"的叹息。
梦是虚幻的,存在太多的不可预知。"梦中了了醉中醒","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因生活打击而遭受苦闷的苏轼会茫然无助,会借酒消愁,但他从来没有真正绝望,他仍希望在短暂如梦的人生中超越身上承载的所有苦难。
3.2尚道尚佛,参悟人生
黄州期间,苏轼的内心开始疏远儒家思想,日渐趋向佛老和道家思想,可以说,儒、道、佛三种思想是平衡地贯穿于苏轼的身心的。
作于元丰七年(1084)的《安国寺记》记载了苏轼居黄期间的生活及思想变化。苏轼发现自己是因为没有按照道家的思想行事才获的罪,若要彻底避免"惹是生非",修正自己,治标不治本是不行的,必须要在心中有佛与道。"反观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非独今以得罪者也""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因此,苏轼会造访安国寺,与寺僧交流心得,"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包括后《赤壁赋》中苏轼记载他梦见孤鹤与道士,都是他在道家思想中寻找寄托的体现。
儒家走向社会而忽视人生,佛家走向内心而否定人生,道家走向自然而简化人生。积极进取时,苏轼以儒家思想为知己;失意时,又从道家和佛家思想中找到慰藉。当然,苏轼并没有因此逃避世事或否定人生,而是从佛老思想中寻觅一种不计进退荣辱、绝对自由的超然心境。苏轼坚守儒家文化,崇尚道家思想,又时常会回归到佛教中,他的身上有儒家的仁厚,道家的清净,佛家的悟性。
乌台诗案的重创使苏轼这位大文豪摒弃了追名逐利的束缚,蜕变成一位参透人生的哲学家。对自己,他有如此一番评价:"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在此,我们不禁要提出一个疑问,苏轼是这样一位率性深情的本真诗人兼哲学家,为何会屡遭同为优秀知识分子的当朝官员的无情攻击?难道仅仅是因为苏轼性格的问题或者文人相轻?
4结语
黄州时期,苏轼的艺术生命与思想品格经历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他整个人变得成熟甚至可以说是圆熟了,这种成熟品格被余秋雨称赞为"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苏轼用真诚的诗文超越平凡的生活,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保持自己正直的文化人格,找到愉快生活的理由,以睿智之心面对进退得失,了解一切之后宽容一切,纵然他的灵魂只能踽踽独行。这一点无论对于后辈们的文学创作,还是为人、处事、处世都有极高的借鉴意义。感谢苏轼那些淡然和谐的优美篇章,拉近了我们与伟人的距离,给我们带来无限美的享受;同时要感谢苏轼的文学思想与人生态度,无论我们遇到顺境还是身处逆境都能够向他学习,争取给心灵找一个皈依之地。
参考文献
[1]苏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苏轼.东坡乐府[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苏轼.苏东坡全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