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庆的办学成就与文化贡献(3)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始终秉承这样的理念,“译本要能让读者领会到一流学者们所公认的中国文学领域里最优雅最难懂的作品。因此,这些研究成果可能对那些渴望了解‘中国精神’的人们有少许帮助”。
“今天,整个世界处于混乱无序之状,男男女女虽努力寻找政治拯救却处于绝望边缘;在这一背景下,对这位胸怀为‘永远纯洁和善良’的伟大爱国主义诗人的情感、志趣的介绍可能有助于人们——甚至哪些最为胆小的人———获取信心,去不求名利地为人类幸福而奋斗,即使他们可能会因此遭受误解、批评,甚至攻击。”
这部英译《离骚》获得中外名家赞誉。与林文庆相知四十余载的新加坡议员H.E.SirHughClifford在“导言”中称:“林博士这部精致的学术著作——对《离骚》的翻译及评述——在某一程度上代表他新的学术倾向。”剑桥著名汉学家翟里斯教授(HerbertAllenGiles,1845—1935),印度作家、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RabindranathTagore,1861~1941),中国首位具有“进士”、“博士”双重学位的孔学大家陈焕章,均为该著作“序”,从不同侧面评析林文庆及其译著对于传播中国文化的贡献。翟里斯认为,该译著是外国人研究汉学的佳作。泰戈尔“序”称:“现在应是善用中国文学精神展现微妙精义的中国作家的最好收获时候,不是考古分类的收获,而是全球的思想盛宴。林文庆博士对《离骚》的翻译帮助推进了这一进程。”④
陈焕章认为,厦大初创时,“正是大变革的动荡时代,激进、破坏成为时髦,但林文庆博士行事独立,成为推进儒家事业的人物之一”。作为大学校长和儒学文化守护者,“人们遭受巨大的生活痛苦令他感到悲伤,他希望能用屈原的纯洁动机和廉洁行为矫正时偏,因此他特意翻译《离骚》,向世界传送中国人心中的理想美政”。陈焕章称这一译作“是一项辉煌而不朽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与深远的教育意义。他说:“正在学习汉语的西方人和正在学习英语的中国人,若把林博士的《离骚》英译本作为学习指南,不仅会深受感动,还会发现,《离骚》不仅反映他们内心的理想本性,还帮助他们拓宽知识面。据此,《离骚》英译本的意义不仅在于进一步发挥汉语在世界上的交流作用,而且还可促进中国传统道德的普世伦理作用。”④
总之,林文庆在厦门大学开创的优良传统,推动了人才培养、科学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产生深远的教育影响。为纪念其兴学业绩与文化精神,厦门大学在校本部建立“文庆亭”及雕像,并复办国学研究院,深入探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如今,厦门大学设立“文庆奖”,与“本栋奖”、“亚南奖”成为本科生三大奖。这些表明林文庆的教育贡献,与陈嘉庚、萨本栋、王亚南等人一样,永远激励着后来人。
注释:
①1934~1937年预科及附设高中毕业生人数暂缺,未计入。
②林文庆所定的校训、校徽彼此呼应,校徽内环附有校训“止于至善”,相沿不变。20世纪90年代,厦大将创校时的校训“自强不息”,与林文庆校长制定的校训“止于至善”合为一体,作为新的校训,但并未因校训增加了“自强不息”,而改变校徽中的“止于至善”四字。
③2008年7月22日,潘懋元先生接受笔者访谈,谈及厦大“总理纪念周”活动。潘先生是长汀时期国立厦大最后一届毕业生,虽然在校读书时,林文庆校长已离开厦大四年了,但他还是从“私立时期留任的教师、职员口中零星地听到一些前校长的办学主张、尊孔言论和两次学潮追述。”更重要的是,私立时期厦大校园文化优良传统为国立厦大所继承,因此,潘先生有关早期厦大的访谈,颇有史料与学术价值。
④TheLiSao:AnElegyonEncounteringSorrowsbyCHüYüan,TranslatedEnglishVersebyLimBoonKeng,TheCommercialPress,Limited,ShanghaiChina,1929.
参考文献:
[1]张亚群.从中国以外学人的称誉看林文庆的教育贡献[N].联合早报,2013-02-02.
[2]陈梦韶.医学家林文庆[M]//厦门人民广播电台编辑部.天风海涛(第七辑).厦门:厦门日报社,1983.
[3]叶国庆.我们那时候[J].厦大校刊,1937,1(12):28-29.
[4]厦门大学.厦门大学1934级同学录:1934-04-10[B].福州:福建档案馆.
[5]林文庆.本校第十届毕业同学纪念刊序[J].厦门大学毕业纪念刊,1935:1.福建省图书馆收藏.
[6]张亚群.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7]林文庆.厦大十周年纪念的意义[J].厦门大学十周年纪念刊,1931:6-7.
[8]复旦大学赠送横额[J].厦大周刊,1931,(252):11.
[9]许荣度.炸前厦大之追忆[M]//厦门大学校史资料(第一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
[10]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11]参观汇志[J].厦大周刊,1931,(261):14.
[12]伦敦中华协会函征本校照片[J].厦大周刊,1935,(373):4.
[13]林文庆.文科之重要[J].厦门大学文科半月刊,1928,(1).
[14]本校注重国乐[J].厦大周刊,1926,(149):8.
[15]音乐会纪盛[J].厦大周刊,1926,(155):6-7.
[16]荷属华侨学务总会来函征文[J].厦大周刊,1927,(171):4-5.
[17]LimBoonKeng.ImportanceofMandarininChineseSchools[J].厦大周刊,1930,(247-248):28.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