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朱熹《楚辞集注》篇目考察(3)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5-23 20:29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徐涓
分享到:

 

  朱熹还经常将贾谊与晁错、董仲舒等人文章相比较,认为贾谊文字典实。

  汉初贾谊之文质实。晁错说利害处好,答制策便乱道。董仲舒之文缓弱,其答贤良策,不答所问切处;至无紧要处,有累数百言。东汉文章尤更不如,渐渐趋于对偶。[4]4291

  由上可知,贾谊作《吊屈原赋》、《服赋》,乃因事而赋,有感而发,作品结合自身处境,追悼屈原遭际,所以读来能感人至深。而此两篇,非长篇巨制,乃短小精炼,言简而思深,在篇幅、形式及内容上皆不同于《七谏》、《九怀》、《九叹》、《九思》这四篇之续屈原意,故被朱熹极为推崇,认为贾谊之辞赋代表西汉时期最高水平。

  朱熹对贾谊之推崇,也表现在对《惜誓》一篇作者之认定上,朱熹以为非贾谊而不能作。他说:

  《史》、《汉》于《谊传》独载《吊屈原》、《服鸟》二赋,而无此篇,故王逸虽谓“或云谊作,而怀疑不能明”,独洪兴祖以为其间数语与《吊屈原》词指略同,意为谊作亡疑者。今玩其辞,实亦瑰异奇伟,计非谊莫能及,故特据洪说,而并录《传》中二赋,以备一家之言云。[1]153

  对于《惜誓》一篇,王逸以为贾谊所作,又怀疑不是,而洪兴祖考察词句,认为乃贾谊之作无疑义,朱熹从洪氏说,认为其文辞瑰伟,非贾谊莫能及此。朱熹对贾谊赋作之推崇,在《楚辞辩证》中也有明白表述:

  贾傅之词,于西京为最高,且《惜誓》已著于篇,而二赋尤精,乃不见取,亦不复晓,故今并录以附焉。[1]172

  朱熹认为贾谊之赋作代表西汉最高水平,《惜誓》一篇王逸、洪兴祖已经选取,而《吊屈原赋》、《服赋》这两篇精良之作,却未收入,甚是可叹,故将其并录入,以备一家之言。他说:

  独贾太傅以卓然命世英杰之材,俯就骚律,所出三篇,皆非一时诸人所及。而《惜誓》所谓“黄鹄之一举兮,见山川之迂曲。再举兮,睹天地之圆方”者,又于其间超然拔出言意之表,未易以笔墨蹊径论其高下深浅也。[1]206

  朱熹认为贾谊才华卓绝,三篇赋作都是其同时人所莫及,其中《惜誓》句意超然拔俗,而篇意以悼念屈原自喻,朱熹在《吊屈原赋》序言上说:

  谊追伤之,投书以吊,而因以自喻,后之君子,盖亦高其志,惜其才,而狭其量也。[1]157

  朱熹对贾谊之崇敬,依然是从他的道文观念去理解的,所以他不甚认同司马迁对贾谊文章之批评,而予以辩驳,他说:

  史公读之,叹其同生死,轻去就,至为爽然自失。以今观之,凡谊所称,皆《列御寇》、庄周之常言,又为伤悼无聊之故,而籍之以自诳者,夫岂真能原始之反终,而得失朝闻夕死之实哉!谊有经世之才,文章盖其余事,其奇伟卓绝,亦非司马相如辈所能仿佛。而扬雄之论,常高彼而下此,韩愈亦以马、扬侧于孟子、屈原之列,而无一言以及谊,余皆不能识其何说也。是以因序其赋,而并论之,以俟后之君子云。[1]159-160

  朱熹认为,贾谊以经世致用为主要任务,而文章乃业余所为,他在《服赋》中用老庄之语,就不能简单加以否定,贾谊绝非司马相如那一类人,而扬雄无见识地认为司马相如比贾谊高,以及韩愈竟然将司马迁、扬雄与孟子、屈原相提并论而只字不提及贾谊等做法,这是无法理解的。所以朱熹在其赋序中,将贾谊其人其书一并加以议论,以启发后世之君子。其实,朱熹推崇贾谊,还是推崇他的道德品行方面。

  结 语

  作为理学家的朱熹,在其文学思想上依然无法摆脱以道为本、以文为末的观念,他首要关注的不是文章背后的道,而是作文者之道,也就是作文者是否有圣贤之道德,他推崇之赋作,其作者之道德也定是合乎儒家伦理典范的,否则便认为是无病呻吟之作,未能兼得“性情”与“义理”。

  参考文献:

  [1][南宋]朱熹.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第十七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767.

  [3]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第二十三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第十八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第二十四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050.

  [6][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1963:3205.

  [7][东汉]班固.汉书(卷六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62.

  [8][东汉]王逸.楚辞章句//[M]四库全书第106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9]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第八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70.

  [10][东汉]班固.汉书(卷六十四下)[M],北京:中华书局,1962:2829.

  [11][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M],北京:中华书局,1963.

  [12][东汉]班固.汉书(卷四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1962:2265.

  (责任编辑 黄胜江)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