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她”者的想象(3)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9-02 11:47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李振宇
分享到:

 

  女性主义学者认为,在男权制的社会中,男女的不平等是在社会形象的构建中强加给妇女的。在感情中也是这样,“从原本的意义上说,女人和男人的角色已经安排好了:男人享受主权,女人只配做附庸;主妇们忍受着‘不幸’,男人尽其‘义务’。由财产、名望和那种把贵族们与外界隔离的礼节所构成的爱情根本就不是什么纯精神性的东西”。因而关于爱情的叙事就成为社会性别政治的文本。

  这种性别政治的不平等结构在1979年的《带斑点的鲜花》中表现得非常明显,美丽女孩靳月红因“文革”中父母被迫害而流落街头,沦为扒手。她在公交车上行窃,被青年工人顾刚抓住,顾刚对她教育后将她放了。后来靳月红参加工作,恰好成为顾刚的徒弟。在顾刚的帮助下,靳月红学习和技术不断进步,并与顾刚之间由尊重、敬仰最终成为相互爱慕的情侣。整个故事中,坚强完美的男性被设定为历经苦难的美丽女性的拯救者角色。特别是在最后,顾刚为了打消她的顾虑将种植带斑点的月季花展示给她看时,文中写道:“盆底有一行字,月红知道八○一是少年劳教营的代号,但这可怕的符号与顾刚有什么关系呢?”顾刚告诉她:“这花和盆就是我那位表妹给我的。她的父母,在‘四害’横行的时代被迫害致死,使她成为了流浪儿,又沦为扒手。……带有斑点的鲜花也有沐浴阳光雨露的权利,也有为四个现代化而开放的权利,春天,是属于大家的!”因此,在文中这个最后的悬念结构中,顾刚的男性形象被完美保留,而将两个被迫沦落的角色都设计为青年女性,成全了男性拯救者的叙事。

  在《富春江画报》的爱情叙事中,几乎与每个美丽可爱的女性相对应的一定是一个更加完美,在精神和力量上更为强大的男性角色。而除了男朋友或丈夫,《爱的禁区》中的娟娟、《蓝妮》中的蓝妮、《推板车的小伙子》中的秦小晚、《宝镜湖》中的郑骄阳的背后都有一个充满权势的父亲,因而女性暂时的“优越”性社会地位还是源于父亲的赠予,这样就更加强化了男性话语的绝对权威。在1985年第3期刊发的中篇连环画《蓝屋》中,与男主角大学毕业生顾传辉向世俗的动摇和虚荣相比较,女主角白虹则具备了执着于精神追求的高贵品格。然而,当作品结尾揭示白虹出身于当副司令的父亲家庭时,就显示了文本结构与前期的女性角色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几乎同样叙事的结构也出现在1984年的《演习提前结束》中,虽然批判了年轻的海军参谋沙一江的势利和低俗,但是最后却表明漂亮的海军女军医向岚是刚离职的海军基地副参谋长蒯士光的女儿,从而揭秘了其身份的优越。在这类叙事中,美丽女性的所谓社会地位依然只是男性权势的附属,只能是源于父亲或者是丈夫的赠予,女性本身在社会上仍然缺乏独立性。这类作品中只是对男性的功利和懦弱提出了警示,并没有真正改变女性作为从属性的社会地位。

  这种逐渐形成于文本中的意识形态模式不但制约和强化了社会性别意识,却也在不断引发公众和作者对于男女意识的自我反思。在1985年第3期《富春江画报》的《编后思语》中有这样的一段话:“这一期,正值国际劳动妇女节。为这期画报效劳的有女文字作家、女画家、女编辑,她们的人数占百分之五十以上,超过了半片天。谨此,向她们表示感谢。”在艺术文本的意识形态表征中,文化的话语权本身是在大众的认同和“同意”中建立的,它并不能成为死板而机械的执行机构,因而在新时期逐渐形成的性别意识的同时,伴随着中国核心期刊经济的发展,社会关系的调整过程,社会的性别意识也是在继续变化和调整中的。

  注释:

  ①⑥⑦黄兴涛:《“她”字的文化史女性新代词的发明与认同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第51页,第170-171页。

  ②参见陈平原、夏晓虹著《图像晚清》的导论《以“图像”解说“晚清”》,“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学者来说,其阅读、思考和表述,倚仗的基本是‘义蕴闳深’的文字”,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③④李泽厚:《二十世纪中国(大陆)文艺一瞥》,载《李泽厚十年集(第三卷·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55页,第260页。

  ⑤刘禾:《跨语际实践》,宋伟杰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52页。

  ⑧迟柯:《连环画〈枫〉的时代意义》,《美术》1979年第8期。

  ⑨钱景长:《可爱的意大利小女孩》,《工农兵画报》1979年第6期。

  ⑩吴步乃:《关于日本美人画》,《工农兵画报》1980年第3期。

  参见《三遇翠菁》,《工农兵画报》1978年第8期。

  [法]朱丽叶·克莉斯蒂娃:《抒情诗人:从高尚的浪漫到寓言故事》,载包亚明主编的《二十世纪西方经典文本·第四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35页。

  见《编后思语》,《富春江画报》1985年第3期。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