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娱乐至死.虚实互构.全景监狱(3)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9-02 11:50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蒋晓丽 王志华
分享到:

 

  媒介技术的能动性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增强,有可能反客为主,这是引起技术焦虑的原因。媒介技术虽然也隶属于诸多工具的一种,但也使人以“依赖”的方式沦为技术的手段,它首先设定了人类自古赖以生存的自然,其次设定了人本身,尤其是还设定了人的思想和感知,形成了虚拟的世界。并且那嵌入我们自己的延伸里的隐蔽的偏向实质上是理性的控制偏向。适度的理性总是与感性保持着微妙的辨证关系,但是,绝对的理性则追求绝对的控制,全面统治人的感觉世界,使人类生活组织不断“理性化”,让人认为不断地追求技术才是合理的状态和不落伍的标准,常常使理性凝聚为空洞的理念或固化的意识形态,以至于理性的标准也成为了用技术的掌握程度来衡量。

  技术理性超越经验式的感性模式后,就会在加固人们对技术的信念的同时,构建人们对技术世界崇拜的基础,使之在不知觉的情形下进入技术统治的模式,并且其间受控于“理性”的人把理念当作真实, 甘愿并且乐此不疲地自我囚禁在技术布控的“全景监狱”中。正如霍尔所言,技术的霸权运作成功,有赖于被支配阶级和集团的积极赞同。我们从影片中欢欣鼓舞的观众和热衷于表演和杀戮的选手就可以看出对于技术的某种臣服。理性在人的疏忽处乘虚而入,实现对人的生活的理性安排,而媒介就在理性嬗变为技术理性的过程中表现着理性控制的本性。理性的无限僭越和滥用,又使人生活抽象化、片面化,使人不得不遭遇李普曼所说的 “拟态环境 ”,在自己的社会里成为局外人。而媒介技术正是这种普遍赞同的生产者。于是,在现代社会,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都得到“理性”(技术)的安排。

  结语

  对技术的焦虑态度并不可怕,哲学自古至今都把技术遗弃在思维对象之外,技术即无思。技术统治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摒弃了传统统治方式的“强制性”,而是以提供高效的生活节奏和多彩的娱乐休闲方式作为切角来实现其控制的,使得人们心甘情愿地而不是被迫地纳入到现存社会体系中。诚如所言,“今天的普通人和中世纪的普通人一样容易轻易上当,中世纪的人相信宗教的权威,今天的我们相信科学技术的权威”。技术统治与其产生的技术文化同步进行,当技术统治真正地融入文化,技术性手段作为初始的主要手段也会进化到更高阶段,那就更像是无形的监狱,从外在的技术控制到内在的文化控制,人们被束缚在技术世界中被动地跟随技术手段的更新升级和技术理念的更新,对技术的入侵和牵制毫无察觉,在异度空间里不思救赎。因此,真实的人文问题是:媒介技术究竟把人们引向何方?能否实现实与虚的和谐共生?在多大程度上能放人类精神自由一条生路?

  注释:

  ①李玮、蒋晓丽: 《论新闻图片的符号修辞与意指实践引入一种新闻图片的符号学分析方法》,《新闻界》2012年第22期。

  ②蒋晓丽、冯乐:《文化的传媒化与传媒的文化化现状、症候与反思》,《当代文坛》2012年第5期。

  ③郝建:《美学的暴力与暴力美学杂耍蒙太奇新论》,《当代电影》2002年第5期。

  ④⑧蒋晓丽等著《奇观与全景传媒文化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75页,第310页。

  ⑤参见费斯克《阅读大众》,波士顿1989年版,第12页。

  ⑥罗纲、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

  ⑦[美]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5页,第7页。

  ⑨[ 法]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96-99页。

  ⑩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0页。

  蒋晓丽 、石磊:《传媒与文化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178页。

  郑元景:《虚拟生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98页。

  喻国明:《媒体变革:从“全景监狱”到“共景监狱”》,《人民论坛》2009年第16期。

  单波、王冰:《媒介即控制及其理论想象》,《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2期。

  [英]斯图亚特·霍尔等《文化·传媒·语言》,伦敦1981年版,第87页。

  [美] 威廉 ·巴雷特:《非理性的人 存在主义哲学研究 》,段德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6页。

  参见[法] 贝尔纳·斯蒂格勒的《技术与时间艾比米修斯的过失》,裴程译。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