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文化时代人的异化与回归
摘 要:余华的小说《祖先》是一部具有典型象征色彩的小说。它通过一个卖货郎进入闭塞乡村后的情节发展表现了消费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对峙,并且展示了在文化过渡环境中人们的精神抉择,其中母亲和父亲分别代表了在文化的两难处境中对欲望的皈依和对传统的回归的不同选择;祖先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我表现了一个孩子在文化蒙昧状态下对传统的直觉好感。
关键词:《祖先》;消费文化;传统文化;象征
《祖先》是一部具有鲜明的象征意味的小说。小说以“一个满脸白癜风斑的货郎,摇着拨浪鼓向我们村走来”象征的商品经济的入侵为开端,以“(祖先们)低着脑袋一步一步很慢地往树林走去”象征的传统精神的衰微为尾音,表现了在商品经济泛滥下物质欲望对传统精神的胜利,而具体来看,这种胜利则是通过祖孙三代在消费文化与传统文化二元对立的境况之中的不同选择作为依据来呈现的。通过对《祖先》的故事情节的梳理,可以发现父亲、母亲的选择是在变化的外在环境中的一个不断调整最终趋于个性化的表达,我的选择是在原始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主题直觉,而祖先则是历史传统的化身。(见表1)
卖货郎的到来体现了商品经济文化对原始传统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祖先从原始的森林中回归现实来帮助人们确定正确的价值观念。作者就是通过消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以及人们在这个特殊时代的行为选择为依据,表现了对近代商品文明和欲望社会的思考。
一、消费文化下祖孙三代的选择
小说通过祖孙三代在文化中的选择来表现人们在商品社会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抉择。其中作者在对过去文化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创作了祖先作为传统文化坚守者这一形象;在对现在二元文化交流的现实基础上阐发了现代人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以父亲为代表的对传统的回归和以母亲为代表的对欲望的皈依;并且作者塑造“我”作为一个小孩对传统文化的直觉好感的形象,表现了人类原始经验的选择,以及作者对“我”这一代人的希冀。
1、母亲:文化两难处境中对欲望的皈依
母亲的形象是作者对商品文化时代中的女性形象的凝缩。她们对潮流,对来袭的商品有一种自觉和敏锐的追求,母亲是首先听到卖货郎的拨浪鼓声的,在这种声音的诱惑之下,她忘记了与父亲的争吵,并且向村里的其他女人一样“抬起胳膊梳理头发,或者低头拍打裤管上的泥土”来迎接商品时代的到来。这种对于商品的追求体现了人们对商品社会营造的欲望的追求,“母亲彻底沉浸在对物质的渴求之中,她的眼睛因为饥饿而闪耀着贪婪的光芒”。同时,商品社会的物质欲望与肉欲的满足又是联系在一起的,母亲和众多女人在俯身翻弄货担里的货品时“臀部结实的肉绷紧了裤子” ,“(母亲手)里面的肉正一鼓一鼓试图涌出来”;货郎作为商品社会的主动者和得利者掌握着对顾客的控制,“女人的手在翻弄货物时,他翻弄着女人的手”, “我母亲立刻抬起头来,与货郎相视片刻后,两人都微微一笑”。后来,母亲甚至直接选择对商品欲望的回归,抛弃了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去和卖货郎过夜--“她走过我父亲身旁,如同走过一个从不相识的人身旁”—在母亲身上体现了商品文化时代一类人对欲望自觉的追求。母亲最终选择归入商品欲望的大潮,但是她失去了自己的爱人,她始终认为“死去的父亲在她心中逐渐成为了惩罚”。作者通过对母亲这一形象结局的安排,表现了一个现代人在完全投身于欲望化现实之后生活的空虚,作者如此安排是对文化发展的预测,也是对现代人的警示。
2、父亲:文化两难处境中对传统的回归
父亲与母亲同样处于文化两难境地的抉择之中,但是父亲最终选择了对传统文化的回归。
父亲具有典型的传统性人格,他对外在的变化是不敏感的,对生命本身的存在也是不敏感的,“而在田里耕作的父亲对我表达生命的叫唤似乎充耳不闻”,“对他来说,让我母亲怀孕与他将种子播入田里没什么两样”。父亲是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劳动者的代表,他们骨子里有一种天然的对于传统的好感,当“我”被祖先带走的时候,“我的父亲,在那一刻显得令人不可思议的冷静,他茫然地注视着这突然出现的纷乱”,完全不担心自己的孩子可能会在祖先的手里发生意外。但是父亲的这种骨子里的传统表达被沉浸在商业社会中的人认为是胆小的体现,“几声嗤笑此起彼伏,他们把我父亲当成了一个胆小的人”。父亲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敢,为了在自己女人面前挣得尊严,他在一个清晨进入了森林,他要找到并且打死那个浑身长满黑毛的家伙。但是父亲的防线在遇到祖先的那一刻瓦解了,“我父亲扣住扳机的手立刻凝固了,他一下子忘记了自己为何要来到这里”,从此父亲就像野人一样生存在了这个原始的森林中,从现实的欲望生活中脱身并且消失了。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