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孟浩然其人其诗中“幽人”形象的认识
摘 要:“幽人”,在古代诗人的诗篇中多有论及,有隐士和幽居之士两种释义。文中取隐士之意,从两大部分内容探讨孟浩然其人其诗中“幽人”的形象。其一,孟诗中论及“幽人”形象的诗歌与隐逸传统的关联;其二,鹿门幽人孟浩然隐逸情怀、隐逸思想的形成。
关键词:幽人;隐士;隐逸思想
孟浩然(689-740),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四十岁以前,他一直隐居于鹿门山、枧山一带,纵情山水,又俱怀鸿鹊志。入世不得,他放弃仕宦又走向山水。孟诗中多处提到“幽人”,“幽人”是他的诗歌中较为突出的意象。对“幽人”形象的探究有助于深入研究孟浩然的隐逸思想。
一、“幽人”形象与隐逸传统
在盛唐人眼中,孟浩然是位地道的隐逸诗人。李白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现存孟诗200多首,其中提及“幽人”有5首,现摘录如下: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夜归鹿门歌》)
“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白鹤青岩畔,幽人有隐居。”(《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
“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九日得新字》)
“浴蚕逢姹女,采艾值幽人。”(《上巳日涧南园期王山人陈七诸公不至》) [1]
以上诗句中“幽人”皆指隐居山林,纵情山水,自娱自乐的幽隐之人。其中“惟有幽人自来去”指隐居者,更是诗人自指。孟浩然这种隐逸情怀非他独创,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 隐逸文化虽然未占据过主流, 但是作为中国历史文化中一种独特的鼓舞人心的文化现象,隐逸思想曾历史地传承和积淀于历代不畅其志的士人的血脉之中。隐逸文化之开端是孔子的道隐,其核心为“邦有道则仕, 邦无道则隐”;至庄子开始注重隐者的心态和价值观念,称之为心隐,《庄子》中就强烈地体现出隐逸的思想;汉代的东方朔则提出了隐身“金马门”,将独立自由人格巧妙融入宦游之中的“朝隐”;再到魏晋时期的林泉之隐,受道家思想影响,很多文人选择了放浪形骸远离政治的生活方式,崇尚玄谈的风气由此形成[1],六朝隐士之多, 恐为历代之冠,东晋诗人陶渊明更有“千古隐逸诗人”之称,其诗一百二十余首,其中直接谈到“幽人”有2首,《命子》和《和郭主簿二首其二》。生于盛唐时期的孟浩然,当时“终南捷径”之风盛行,他亦深通此道。先隐居,获得好名声,然后一举功成,青云直上,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兼济天下的政治理想。孟浩然与盛唐其他诗人一样,他怀有济世用世的强烈愿望,他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云“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把希望张丞相举荐自己而一登仕途的心情表现得很迫切。正如佟培基先生所说:“纵观他的诗篇,可以感觉到,他的一生都夹在出仕与退隐的矛盾痛苦中。”[2]不管是出仕或是退隐,我们不能抹杀孟浩然隐逸诗歌的风采、隐逸情怀的豪逸、隐逸生活的闲适。有矛盾和痛苦,也会有融洽和快乐,苦乐并存。
二、鹿门幽人自来去——孟浩然
何谓“幽人”?有两种释义,其一,幽隐之人,隐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孔颖达疏:“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其二,指幽居之士,苏轼《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云:“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文中取隐士之意。不能说孟浩然是个地道的隐逸诗人,但他确是位风采卓著的隐逸诗人。有其自身“幽人”形象才有其诗中“幽人形象”。孟氏何以拥有如此豪逸之隐逸情怀、如此闲适之隐逸生活、如此清旷之隐逸诗歌?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好静喜闲,清高自赏,一生布衣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