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孟浩然其人其诗中“幽人”形象的认识(2)
孟浩然四十岁以前一直隐居在鹿门山、视山一带,过着侍亲读书隐居的生活。《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云:“孟浩然,隐鹿门山,以诗自适。年四十来游京师。”《新唐书》卷二百三亦说:“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居鹿门,年四十,乃游京师。”孟氏的这种隐逸情怀,与他好静喜闲、淡泊名利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正如诗中所说:“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两心相喜得,毕景共谈笑。暝还高窗眠,时见远山烧。缅怀赤城标,更忆临海峤。风泉有清音,何必苏门啸。”诗人对“静”的深入体味,可以超脱功利世界,可以达到怡然自乐之境。
孟浩然为人清高,不慕名利,“好静慕隐”。无论是为人或是为诗,孟浩然给人的印象离不开一个“清”字。王士源《孟浩然诗集序》中说孟浩然“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李白更是对孟浩然佩服的五体投地,其诗《赠孟浩然》对他的偶像孟浩然极力称赞,更要从孟浩然那里汲取“清芬”。其诗云:“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杜甫则认为孟浩然之诗是“清诗”,且具有新意:“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即今誊旧无新语,漫钓搓头缩颈蝙。”白居易更是写诗以“清风”赞颂孟浩然的人品行为以及他的诗歌风格,其诗云:“楚山碧岩岩,汉水碧汤汤。秀气结成象,孟氏之文章。今我讽遗文,思人至其乡。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南望鹿门山,蔼若有徐芳。旧隐不知处,云深树苍苍。”孟浩然早年苦学,秉承儒家之教,有“好学忘名”、清高自赏的一面,却也一直怀有强烈的用世之志。[3]在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幻灭之后,孟浩然又走向山水,隐居田园。有人便质疑说,孟浩然其实是个“假隐士”。但纵观古今,即便陶渊明的隐逸也并非绝对心甘情愿,他也有一些牢骚、喋喋不休的抱怨和不平。但待诗人走向山林,隐居田园之后,他们的洒脱、淡然以及田园生活实践会慢慢化解或淡化这种心理。如孟浩然一样终身未仕,一生为布衣的诗人着实不多,我们不能片面的质疑孟浩然隐逸情怀情感上的真实性。
(二)襄阳文化,耳濡目染,避世隐居
闻一多在《唐诗杂论?孟浩然》一书中说:“正如当时许多有隐士倾向的读书人, 孟浩然原来是为隐居而隐居, 为着一个浪漫的理想、为着对古人的一个神圣的默契而隐居。”[4]孟浩然十分敬佩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庞公何许人也? “后汉庞德公,襄阳人,居砚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托言采药, 因不知所在。”[5]孟浩然对这位前辈贤士十分推崇,他的诗里有4处吟咏到庞德公:“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鹿门夜照开烟树, 忽到庞公栖隐处”、“闻就庞公隐, 移居近洞庭”、“何处先贤传,唯称庞德公”。这些诗句, 充分表达了孟浩然对庞德公的钦羡之情, 也透露出追随效法之意。
襄阳造就了很多的隐逸名士,《舆地广记》也有记载汉庞德公与庞蕴俱隐鹿门山;又有独乐山,诸葛亮尝登此山而作《梁父吟》。襄阳往往成为了避世、傲世之士的精神乐园。襄阳本土的此种文化对孟浩然极具吸引力,它熏陶了孟浩然,耳濡目染之下,孟浩然选择归隐山林,似乎是自然而然。
另一方面,襄阳此地,山有鹿门山、岘山、万山、万山潭、望楚山、冠盖山、石梁山、习家池等等名胜之地,又有清悠汉江水,如此山清水幽、静谧美好,可不是避世、傲世之士修心养性的天然的好去处。情感丰富的孟浩然深爱故地,他的许多诗透露着这一情感。“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静谧中显示出安逸;“弦歌既多暇,山水思微清”,喧闹中寻得飘逸。
襄阳的美丽山水不仅吸引古来众多先贤隐士,也震荡着孟浩然的心神。同时也在陶冶着他的隐逸思想和隐逸情怀。正如闻一多先生在论及孟浩然隐逸思想形成时所说:“地理的鹿门山给了他方便, ……隐居的事实便容易完成得多了。”[6]
(三)魏晋风流,逸气豪迈,冲淡平和
魏晋文人中有一种是入世济世,为后人留下辉煌业绩的贤人,孟诗中有云:“谢公如欲卧,谁与济苍生?”即在赞扬东晋谢安。而在孟浩然的意识中,他最认同并且致力于追随效法的是魏晋时期的陶渊明,他避世隐居、追求自适、躬耕田园、豪逸风流又冲淡平和。
陶渊明仕而后隐,且名气最大。陶渊明,博学善文, 洒脱不羁, 自称“不慕荣利”、“忘怀得失”。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至今鼓励众人。孟浩然极为推崇陶渊明,他在诗里多次咏颂陶氏,如:
“我爱陶家趣, 园林无俗情。”(《李氏园林卧疾》)
“欲徇五斗米, 其如七不堪。”(《京还赠张维》)
“彭泽先生柳,山阴道士鹅。”(《寻梅道士张逸人》)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