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中国传统设计的有机性特征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3-07-19 10:12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吴莹
分享到:

 

一、有机性设计
“有机性设计”这个名词最初源自莱特的有机建筑。后经现当代设计的发展与设计理念的逐步完善,于是产生了“有机性设计”的说法。最初莱特所说的“有机建筑”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具体表现则包含材质、外形与色彩的应用,而这三大原则也成为有机设计的基础原则。由莱特设计的著名的流水别墅是有机设计最典型的代表。流水别墅在空间的处理、体量的组合及与环境的结合上均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为有机建筑理论作了确切的注释。 
对于有机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特征去把握。一是,有机体各部分之间应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一旦割断这种联系,脱离整体的部分就不可能会服原有性质和功能;二是,有机体各部分要素应能根据整体的需要而自动加以调节,使得在内部或外部出现干扰时,仍保持系统内在的整体性质和功能的稳定性;三是,有机体应具有进化、发展、繁衍的功能,即在不断吸收外界能量,同化外界物质的过程中改善结构以保证基本特征在繁衍中相传。
二、有机性特征在中国传统设计中的落实科技论文
在我国传统设计中,有机性的设计虽没有被明确提出,但是一直成为古代人们造物的一个潜在规则。
1、“天人合一”体现设计与自然的有机性统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天人合一”的观念一直指导着古人的造物思想。将其具体落实到造物上就是道器一体的设计理念。《易·系辞上》有:“是故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老子主张“道法自然”,不是让自然附和人的或者是宗法社会的意志,而是强调“人之道”必须服从自然无为的“天之道”,因此社会发展规律更不能违背宇宙发展的一般规律。正是这种规律的约束,所以人创造器物是效法道的,不言而喻艺术设计理所应该依循道,效法自然。
“天人合一”对中国古典建筑、园林设计所体现出来的美学思想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如天坛、故宫、江南典型民居、园林等,就充分展示了中国古建筑、园林设计的群体美、环境美、亲和自然之美,创造出一种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之美,体现了中国古典建筑、园林设计之美学思想的深厚文化底蕴。特别是中国的园林创作,高度重视人和自然的亲和,使游人触景生情并且给人以启示和遐想。天人合一宇宙观、人化的自然、自然的人化在中国园林创作设计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与展示。
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力求达到 “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所以,园景一般为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将古代山水画作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水、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