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综论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9-16 17:08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周艳红
分享到:

 

  摘 要:以胡塞尔现象学思想的整个发展过程为背景,对其现象学的主要方法:本质还原与先验还原分别进行了详细论述,同时具体阐述了二者的关联和过渡。本文在对胡塞尔整体思想把握的基础上,试图对其现象学的方法做一个简要的综述。

  关键词:本质直观;先验还原;悬搁;纯粹自我;意向性

  中图分类号:B5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4-0034-03

  胡塞尔创立了现象学,他提出的现象学思想以及他运用的现象学方法,不仅为欧洲大陆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思潮——现象学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础,而且作为一种方法,现象学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胡塞尔一生追求“严格科学的哲学”的信念,这样一种笛卡尔式的理想。他说,“人类文化的最高兴趣要求一种严格科学的哲学的发展;因此,如果我们的时代中的哲学革命要有理由,它就务必是被为严格科学意义上的哲学设置基础这一目的所激发的。”[1]他要求排除一切预先假设,使哲学成为一门明证性的、没有任何前提和假设的科学的哲学。正是为了这一信仰,胡塞尔运用现象学的独特方法开辟了现象学领域。本文主要参照倪梁康先生的《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及其主编的《胡塞尔选集》,拟就“本质直观”和“先验现象学还原”(简称“先验还原”)的方法做一简要的综述,并对现象学方法的这两个不同阶段的关联和过渡进行初步探究。

  一、本质还原

  本质还原是现象学用来排除经验事实,从而达到对本质的把握的一种方法。胡塞尔的一生前、后期思想变化很大,但本质还原的方法(亦称范畴直观、本质直观、或观念直观),却是唯一一种贯穿在胡塞尔整个哲学生涯中的方法,从“描述心理学”的《逻辑研究》,到《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最后到《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验现象学》,本质直观的方法始终是胡塞尔哲学研究分析的坚实依据。

  但我们还是不难看到,胡塞尔在其学术生涯的各个阶段对本质直观的理解的变化是很大的。

  1.在《逻辑研究》阶段,胡塞尔就已经对近代哲学的传统做了突破。传统抽象论认为,直观只能将个体之物作为自己的对象,而观念之物或一般之物却只有通过抽象才能获得。但根据胡塞尔的观念,直观的意向对象既可以是感性对象(如红色),也可以是范畴对象(关于红色的观念)。感性对象是低层次的对象,而理念对象则是高层次的对象。范畴直观是以感性经验为基础的真实思想活动[2]。康德仅仅承认感性经验的自我给予,同时坚决拒绝任何理智的直观,这是胡塞尔与之不同的地方。胡塞尔举例说,“我们对红的因素进行观察,但同时进行着一种特殊的意识行为,其意向是指向观念,指向‘一般之物’的。”[2]于是我们便直接把握了红本身的特殊统一;这种把握是建立在一个对某个红的事物的个别直观的基础上的。这就是理性直观或观念直观。

  2.在《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中,胡塞尔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任何偶然之物的意义都在于具有一个本质,并且因此而具有一个可纯粹把握到的艾多斯(Eidos),并且这个艾多斯处于不同的普遍性阶段的本质真理之中。”[2]“正如个体的或经验的直观的被给予之物是一个个体对象一样,本质直观的被给予之物是一个纯粹的本质。”[2]但很明显,胡塞尔大大减少了《逻辑研究》中经验主义的成分,在那里虽然也提到“超感性认识”,但主要认为“任何范畴性的事物最终都依赖于感性直观”。而现在却强调,在对本质的把握中,存在的设定不设定不起作用,即对存在的实物不执态,或不予关心,认为本质认识是独立于所有事实认识的,“想象”或“纯臆构”的直观被提出来。他强调观念直观的自由可能性以及在观念抽象中将目光朝向个体可见之物中的本质的自由可能性。“‘艾多斯’,即纯粹本质可以直观地在经验被给予性,在感知、回忆等等的经验被给予性中示范性地表现出来,同样也可以在纯想象的被给予性中示范性地表现出来。”[2]

  3.但对本质直观方法的理解真正经历了一个重要转折的则是到《现象学的心理学》阶段。借助于想象,“变更”成为摆脱事实之物的关键步骤。

  在对某事物的认知中,我们以该事实的“前像”为出发点,在“无限开放性”地变更中,创造出任意多个“后像”,其中有一个“常项”是恒定不变、始终保留下来,这个必然常项就是该事物的普遍本质或Eidos,也就是在柏拉图意义上摆脱了形而上学解释的“理念”。变更中随意想象的“变项”是“包含在艾多斯之中的东西,即所谓艾多斯的范围,‘纯粹概念本质’的范围,它是可能的、包含在这个范围中诸多个别性的无限性,这些个别性都是这个艾多斯的‘个别化’”[2]。胡塞尔运用柏拉图的“分有说”的思想解释变项与艾多斯是“部分拥有”的关系,每个可想象的个别之物都是这个本质艾多斯的一部分。同时,更进一步,变更并不仅仅限于对个别事物的个体直观,理念、纯粹本质本身也可以作为变项起作用,然后在更高阶段上“从它们之中直观到一个普遍之物,一个出自理念的理念,这个理念的范围是由诸理念构成的,然后是间接地由这些理念的个别性构成的。”[2]最终我们可以获得一个最高的种属,即最普遍的本质。例如对两个红的事物的变更,得到关于一般的红的本质,那么在不同的变更序列中,如在对红的本质和绿的本质的继续变更中,我们便得到关于颜色的本质。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