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我国大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4-09 20:17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陶艳玲等
分享到:

 

  摘要: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下的热门产业,非主流族群以其文化的独特性、丰富性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当前大陆和台湾地区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非主流族群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各方力量推动下台湾地区在原住民文化产业发展中已经取得一定成效,而大陆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却相对滞后。原住民族群和大陆地区的少数民族都属于非主流族群,两者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起点和目标上有一定的共通性,即希望通过“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来处理好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台湾原住民地方文化产业强调的是以部落相关的生产生活生态及生命相关的生活,经由部落人士的活化,形成部落文化产业。在这种以部落文化为主体的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如何协调好部落文化的提升与经济成长之间关系,是原住民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台湾最大的原住民部落花莲县光复乡太巴塱部落为个案研究对象,该部落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通过内外部的力量的发挥较为成功的处理好了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与提升的关系,这些成功的经验能对大陆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一些启发性的作用。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文化传承;经济发展

  引言

  近年来,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非主流族群以其文化的独特性、丰富性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台湾原住民族群和大陆地区的少数民族都属于非主流族群,两者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起点和目标上有一定的共通性,即希望通过“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来处理好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2002年台湾地区开始大力推行文化产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在各方力量推动下台湾地区在原住民文化产业发展中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特别是太巴塱部落、司马库斯部落等原住民部落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成就突出,这些原住民部落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大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1、文化产业的概念辨析

  大陆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中国文化部,2003)而台湾是“文化创意产业”,是指“源自创意或文化积累,透过智慧财产的形成于运用,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潜力,并促进整体生活环境提升的行业”。(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2002)两个概念的共同点都是以文化为核心资源、要素,经过精练、再造后发展成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产业。笔者认为,文化产业与一般的工农业生产不一样,不是单纯考虑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利益,而是一种源于文化,最后又反馈于文化的产业。而作为一种产业,文化无疑被认为是一种商品,Harvey David在全球化与商品化的研究中,认为文化作为商品时,与衣服鞋子类等工厂里量产和消费的“寻常商品”不同,文化产品的价值在于附于产品上的“人类创造”和“意义”。也就是说,文化商品是通过“人类创造”将“意义”附于产品上来呈现她的独特性的,但是作为商品,必须要有“可交易性”,这样商品就不可能做到那么的独特和特殊,所以在创作文化商品时,要协调好独特性和可交易性的关系。在台湾地区,原住民地方文化产业是以“部落社区”为主体,由部落人士对本部落的“人文”、“历史”、“艺术”、“手工艺品”、“自然生态”等相关议题进行活化,使部落原生产业能确立“主体性”,从而营造部落经济增长,并提升与部落“生产”、“生活”、“生态”以及“生命”相关的文化。据此可以认为部落人士将部落文化的“意义”附于自己“创造”的产品上,形成具有部落文化特色的商品,所以原住民部落的文化商品是部落人士对本部落文化的一种诠释和再现。

  2、问题意识

  我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在对现有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开发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要看到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深度不足,且缺乏创意元素的植入,以致于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多数处于粗制化、低端化和同质化的粗放型的发展阶段。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一方面是要化文化资源为经济资源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提高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促使少数民族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基本上是企业或者是企业和政府一起主导文化产业的发展,而少数民族地区居民作为参与方更多的是执行和协商,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以少数民族文化作为资源进行开发,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主体,但是在现有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下,少数民族居民这种主体性难以得到发挥,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的一定的挑战。企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认识不深、挖掘不足,难以担负起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双重任务,更多的情况是在利益的驱使下一味的将民族文化商业化来盲目的迎合大众的需求,以至于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流失和异化现象严重,而民族文化流失又会使民族文化产业失去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难以持续发展。所以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协调好文化传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台湾太巴塱部落在发展部落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如何通过文化主体性呈现来处理好文化传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而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3、花莲县光复乡太巴塱部落文化产业发展

  3.1太巴塱部落的简介

  3.1.1部落行政区划及人口现状

  太巴塱部落位于花莲县光复乡行政区,东倚海海岸山脉西麓,北林北接凤林镇山兴部落,西临马太鞍部落与万荣乡,南靠瑞穗乡,太巴塱部落又分为东富村、西富村、北富村、南富村等四4个行政划分,太巴塱部落为县内最大的阿美族群聚落。据花莲县光复乡户政事务所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12月太巴塱部落总人口4343人,平地原住民总人口为3516,山地原住民为55人。而去年同期太巴塱人口总数为4442,平地原住民3595人,山地原住民为52人。对比之下,一年内太巴塱一共流失了99人,其中平地原住民就有79人,占到了流失人口的79.8%,原住民人口流失严重。

  3.1.2部落经济发展现状

  太巴塱部落是以粮食种植业、渔业兼狩猎等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经济为主,农业用地占全乡的65%。1970年以前该部落生产作物主要有稻米、甘蔗和红糯米,但是光复糖厂由于效益低下,后来不再制糖,所以制糖原材料甘蔗的种植也就此没落。目前,农业仍然是太巴塱的支柱产业,其经济作物主要有箭竹笋、红糯米、山苏、甜柿以及水稻等。随着全球化的影响的不断加深,传统农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使得传统农业竞争力下降,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原住民部落经济受到冲击。经济发展的落后无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爲了谋生,大量部落人口外流到大都会去寻找发展机会,工作性质大部份以高危险性、高收入的木工与钢铁工为主。经济的落后和人口的外流制约了部落的发展,部落文化的传承也面临着挑战。

  1996年,太巴塱部落成立社区营造协会,开始推动社区营造,而后通过“陶艺进阶”研习活动、“多元就业开发方案——社会型”“多元就业开发方案——经济型”等各种行动计划推动部落社会经济的发展,成效显著。目前部落已经形成了工艺产业、艺文展演、观光、饮食和民宿以及健康有机农业等多元的地方文化产业,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当地居民的就业,也增强了原住民对于本族群文化的认同,增加了原住民保护本族群文化的动力。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