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2)
3.2太巴塱部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3.2.1太巴塱部落内部组织积极参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部落文化产业强调的是部落的主体性,由社区人士来活化产业,提升本部落文化。而太巴塱部落文化产业的发展主体性,主要由部落内部组织对于部落文化产业的参与来实现的。这些组织主要有太巴塱文教基金会、太巴塱文化艺术发展协会和太巴塱青年读书会。这些组织对太巴塱文化产业发展的参与主要如下:
1)太巴塱文教基金会
在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人口逐渐外流的影响下,太巴塱部落的文化不可避免的流失。基于保护和传承本部落文化的理念,太巴塱的中青年代的人成立了太巴塱基金会。
太巴塱基金会首先依照祖先的传统的建屋方式建造了一栋住屋作为太巴塱文物馆,展示太巴塱的传统器物。传统住屋的材料主要是箭竹、黄藤、原木和茅草,不用一颗铁钉,梁柱以木头卡榫衔接,这体现了太巴塱族人对环境的适应以及运用自然的智慧。而馆内摆设的竹制器皿、编织物、木雕等则是部落传统生活文化的静态呈现。
部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不是一种静态的呈现,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太巴塱基金会还开设开设织布、藤编、歌谣吟唱、野外训练、木雕等课程,通过技艺的代代传承来使文化得以延续。
2)太巴塱文化艺术发展协会
ilisin是太巴塱部落一年一度的祭仪,太巴塱部落文化庆祝丰收、慎终追远、缅怀祖先功迹的重要意涵。祭仪内容包括阶层训练、迎灵祭祖、祈福仪式、文化传承、体能竞技、歌谣舞蹈、感恩酒会乃至最终的除旧迎新仪式,(太巴塱社区营造协会网,2010)这些都与传统的信仰体系紧密结。仪式是不断重复发生的和简化的文化交流事件。(Alexander 2006:29)。所以ilisin是不断重复发生和简化的太巴塱信仰文化交流事件,太巴塱文化艺术发展协会通过培训ilisin的传统歌谣的领唱人员,来保护和传承部落的信仰文化。
陶艺是阿美族的传统技艺,所以太巴塱文化艺术发展协会还办理太巴塱陶艺技能研习活动,延续阿美族的陶艺文化。
该协会还培训部落编织、皮雕、木雕文化种子讲师,推行部落文化教学工作。让文化能深植于族人的心中,让文化与现代生活相互结合,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太巴塱社区营造协会网,2010)
3)太巴塱青年读书会
笔者认为,产业的转型涉及经济、社会和文化各个层面,是太巴塱部落内部与部落外部资源的一种互动过程,与外部资源的良性互动,调剂余缺,有利于推动转型。所以太巴塱的青年读书会运用东华大学、花莲师院、慈济花莲文化中心、乡公所图书馆等外力咨询资源,举办讲座研习和才艺班,如木雕、编织、彩陶、版画等技艺,促使这些技艺文化可以走向产业化。(台湾社造联盟,2010)
文化的保存首先要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再根据资料的性质、材质的不同以多元的方式保存下来,所以太巴塱青年读书会训练文史工作人员从事田野调查、整理文史资料、操作摄影机采集保存文化资产。(台湾社造联盟,2010)
语言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民族最重要的外在特征之一,是民族认同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太巴塱青年读书会举办母语训练、翻译文章、母语写作,成立社团研究传统舞蹈歌谣发扬优良文化,出版社区报,报导社区动态。通过母语的训练使族人深化民族认同,族语的习得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是拥有积极意义的。
3.2.2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
太巴塱国民小学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小学,学校里充满着浓郁的阿美族文化氛围,从耸立在校门口以阿美族传统雕刻的门柱、到按比例仿造的阿美族传统祖屋、到学校走廊两旁学生制作的阿美族木雕再到学校拐角由学生陶艺作品镶嵌而成的学校围墙以及随处可见由陶片制成的富有丰富太巴塱文化意涵的地标、地图和墙壁装饰,整个学校就像是一个太巴塱文化博物馆,学校除了平时上课时间以外,其余空闲时间还可以提供给观光客参观游览。太巴塱国小的学生除了跟其他地区的小学一样接受一般的正规教育课程外,还比较灵活的融入了母语、木雕、陶艺等阿美族族传统文化课程的学习,让在校的阿美族学生能从小了解和学习本民族的文化和技能,培养民族文化意识,为民族文化的传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目前太巴塱部落已经获得台湾地区教育部门的批准实行“第三学期教育”,允许该部落将多元化民族教育从小学发展到初高中阶段,即以太巴塱国小的旧址作为基地,以部落内对民族文化和技能有一定掌握的人士作为教职人员,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期间对太巴塱部落的青少年开展阿美族传统文化和技能的学习。在这样的条件下,太巴塱部落可以对部落内各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进行系统地、全方位地传统文化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阿美族人的民族文化意识,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另一方面让部落族人在对部落文化有所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部落人民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部落各代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将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下来。
3.1.1部落行政区划及人口现状
太巴塱部落位于花莲县光复乡行政区,东倚海海岸山脉西麓,北林北接凤林镇山兴部落,西临马太鞍部落与万荣乡,南靠瑞穗乡,太巴塱部落又分为东富村、西富村、北富村、南富村等四4个行政划分,太巴塱部落为县内最大的阿美族群聚落。据花莲县光复乡户政事务所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12月太巴塱部落总人口4343人,平地原住民总人口为3516,山地原住民为55人。而去年同期太巴塱人口总数为4442,平地原住民3595人,山地原住民为52人。对比之下,一年内太巴塱一共流失了99人,其中平地原住民就有79人,占到了流失人口的79.8%,原住民人口流失严重。
3.1.2部落经济发展现状
太巴塱部落是以粮食种植业、渔业兼狩猎等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经济为主,农业用地占全乡的65%。1970年以前该部落生产作物主要有稻米、甘蔗和红糯米,但是光复糖厂由于效益低下,后来不再制糖,所以制糖原材料甘蔗的种植也就此没落。目前,农业仍然是太巴塱的支柱产业,其经济作物主要有箭竹笋、红糯米、山苏、甜柿以及水稻等。随着全球化的影响的不断加深,传统农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使得传统农业竞争力下降,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原住民部落经济受到冲击。经济发展的落后无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爲了谋生,大量部落人口外流到大都会去寻找发展机会,工作性质大部份以高危险性、高收入的木工与钢铁工为主。经济的落后和人口的外流制约了部落的发展,部落文化的传承也面临着挑战。
1996年,太巴塱部落成立社区营造协会,开始推动社区营造,而后通过“陶艺进阶”研习活动、“多元就业开发方案——社会型”“多元就业开发方案——经济型”等各种行动计划推动部落社会经济的发展,成效显著。目前部落已经形成了工艺产业、艺文展演、观光、饮食和民宿以及健康有机农业等多元的地方文化产业,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当地居民的就业,也增强了原住民对于本族群文化的认同,增加了原住民保护本族群文化的动力。
3.2太巴塱部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3.2.1太巴塱部落内部组织积极参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