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4)
4.2加强少数民族社区文化硬件设施建设,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少数民族社区生产生活当中,营造良好的民族文化氛围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少数民族社区中富有民族文化意涵的传统建筑、传统生产工具以及生活用具等越来越少,而这些物质是少数民族先民对环境适应、运用自然的智慧结晶,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可能还原到先民时代的生活,但是我们可以提取其中的文化精髓,赋予个人的发明创造,让民族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例如可以对整个社区进行营造,对于村委会、村民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的建设,尽量赋予更多的民族传统元素,并在有限的空间内陈设一些民族传统文物、宣传字画等,从而更好的宣扬民族特色文化。鼓励居民在新建住宅或者其他建筑建设过程中,尽量使用本民族文化中有特殊意涵的颜色、图案、文字以及其他具有装饰作用的民族传统物品,从硬件方面融入民族传统文化元素,营造良好的民族文化氛围。还可以鼓励社区居民从传统食材着手,利用民族地区在自然环境方面的优势,深挖食材在生态保健方面的内涵,交通便利的社区可以采取“农夫市集”的模式与消费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从而建立稳定的消费市场。或者跟专业的贸易公司合作,通过专业化的营销渠道占有目标市场,并充分运用现代的网络营销平台,打造“舌尖上的民族品牌”。
4.3采取多元化的民族教育方式,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在现代“一刀切”的教育体制下,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化出现了“代际断层”的现象,也就是对民族文化具有深厚感情、拥有精湛民族传统技能的上一辈人渐渐老去,而新一代的年轻人对本民族文化了解不深、技能不熟,加上主流文化的冲击,民族传统文化逐渐式微,传统文化的传承开始出现断层。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作为基础资源,如果文化断层持续下去就会导致民族文化流失,文化流失会使民族凝聚力下降,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会失去动力源泉。这就要求做到“传承民族文化,从娃娃抓起”。这并不是说要撇开当前统一的教育模式来单独搞民族教育,这而是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开发多元化的民族教育方式,可以利用周末、寒暑假等时间将社区内的青少年召集起来,邀请社区内对民族文化有深厚了解的老人从民族语言、历史、歌谣、舞蹈或者其他传统生产生活的技能等方面着手对青少年进行教学,让青少年从小度本民族文化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将来的一定时期可以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各种形式将民族文化传承下去,让他们为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创造无限的可能。这种“民族社区文化课堂”既可以让民族文化在各代族人之间得以传扬,又可以让社区居民之间进行互动沟通,从而增进邻里情感。另外还可以鼓励从社区走出去的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通过民族文化研究协会、民族发展研究会等学生自发组织的方式来宣扬本民族文化,鼓励更多对少数民族文化有兴趣的其他民族同学加入其中,共同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出谋献策。
4.4结合政府、企业、社会公益组织及团体在财力、智力和人力上的优势来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和文化各个层面,少数民族社区居民自身能力有限,这就需要政府政策上的指引、财政上的支持,需要企业在资金、技术等方面投入,更需要高校、研究机构就民族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的相关议题进行前沿研究,并积极与少数民族地区居民进行沟通和合作,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出计策、育人才。另外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还需要社会公益组织以及热心于少数民族发展的家庭和个人共同建立社会支持网络,这样可以集合各种资源,增加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以便更好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5、结论
目前中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而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产业政策利好的形势以及资源优势的共同推动下,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要看到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深度不足,且缺乏创意元素的植入,以致于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多数处于粗制化、低端化和同质化的粗放型的发展阶段,在这种粗放式的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流失和异化现象严重,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挑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如何将少数民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要避免文化的流失和异化,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台湾和大陆地区近年来都在大力发展地方文化产业,非主流族群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各方力量推动下台湾地区在原住民文化产业发展中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在“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的共同发展理念下,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两岸非主流主群文化产业发展需要面临的共同问题。台湾最大的原住民部落太巴塱部落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通过内外部的力量较为成功的处理好了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与提升的关系,这些成功的经验能对大陆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一些启发性的作用。大陆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在过去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过于注重经济效益,而文化传承方面比较薄弱,使得很多民族地区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民族文化流失,而文化流失会使文化产业的发展失去了基础资源,产业失根,将难以永续发展。所以笔者认为大陆地区在未来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应该借鉴太巴塱部落在发展地方文化产业过程中有效协调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方面的经验,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少数民族社区居民的积极性,通过少数民族社区居民主体性的发挥,借助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以及社会组织团体的力量,内部主体与外部推动力共同发挥作用,以“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为发展理念,协调好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关系,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2013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3ZYXS77
参考文献
[1]王素弯,台湾原住民经济政策概观[J].台湾经济:83-87,2007
[2]台湾经济研究院,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研究与概念论述计划——花莲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报告,2005
[3]卫民,原住民就业安全体系基本架构之初探[J].台湾社会学刊,12(24):281-325,2000
[4]行政院原住民委员会,101年第二季原住民就业状况调查报告[M].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2012
[5]吴劲毅,探讨台湾花东地区的文化观光-以花莲县光复乡太巴塱社区经验为例[D].花莲:国立东华大学自然资源管理所硕士论文1997
[6]财团法人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文化创意产业实务全书[M].台北市:商周出版,2004
[7]陈芬苓,原住民经济困境与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之可能-以桃竹苗地区为例[J].国家与社会第四期:1-41页。2008
[8]黄煌雄,黄勤镇,原住民地方文化产业总体检[M].台北:远流,2004
[9]Harvey David,地租的艺术——全球化与文化商品化,论文发表于全球与在地研讨会,伦敦:伦敦泰德现代美术馆,2001.02
[10]刘明生,太巴塱部落阿美族的pasafa[J].花莲:国立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
[11]台湾社造联盟,2010。http://47go.org.tw/article/2031,取用日期:2013年1月2日。
[12]农村再生乐活网,2009。http://dcc.ndhu.edu.tw/swcb/p=106,取用日期:2013年12月30日。
[13]匿名作者,2010年。《数位典藏与数位学习联合目录》。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43/49/8d.html,取用日期:2013年1月1日。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