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从分化到异化:对武术门派产生和发展的理性思考(3)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1-09 14:40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王晓东 郭春阳
分享到:

 

  2.2新武术门派:臆造带给武术文化发展的危害

  于志钧先生认为一个武术流派应该具备的起码条件有:1)流派的创始人,即始祖;2)传承、代表人物;3)拳法特点;4)实战效果;5)影响、流传范围;6)公认[14]。参照这些条件,我们不难发现,近几十年来,除李小龙天赋异禀又加之勤奋异常,在精研中西方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最后吸收东西多家格斗技术之长而创立了得到认可的截拳道以外,哪里还有多少拳种门派得到公认?而自李小龙逝世后,截拳道也逐渐式微,远远达不到武术流派的影响标准。事实证明,如果说民国时期社会转型造成的时局动荡和文化多元给武术门派的产生保留有一丝生存空间的话,那么当前社会环境的剧烈变迁已经割裂了新的武术门派产生的可能性。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开放化、信息化时代中,传统农耕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地域文化、宗教文化和宗族文化也因信息传播速度、人口流动频率和文化互动交融的加快而淡化。武术不可能再只限于血缘、地缘、业缘等小范围内秘密传承,武术门派产生的土壤基本消融;但是,近年来却恰恰有许多新的武术门派和拳种不断涌现,这种逆流出现的异化现象对武术发展来说实在是有害而无益。审视新武术门派的特点,我们将会对此有深入认识。

  脱胎于通俗文艺作品的臆造。中国通俗文艺作品向来对大众有强大的影响力,如同一部《三国演义》超越《三国志》影响了许多人的历史观念一样,近代勃然兴起的武侠小说对国人的武术认识也影响巨大。2012年3月,中国首届中华武侠文化节在四川成都举办,“少林”“武当”“峨眉”“青城”“崆峒”“昆仑”等各大门派纷纷现身。当年,平江不肖生向恺然先生亲口表明,自己在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中“为了避免涉及武侠派别历来纷争,所以这(小说中的人物、事件)是虚构的,只有少林派、武当派,而没有昆仑派、崆峒派之分的”[15]。如此说来,现在活灵活现的昆仑、崆峒只有可能是后来好事者参照武侠小说家所言而完成的臆造。梁羽生和金庸等人小说中的天山派由不懂武术的新疆商人注册商标并宣布复兴的事实则更能证明现今许多新的武术门派其实是没有文化根基和历史渊源的杜撰。

  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功利追求。在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下,当代武林之中,即使是像少林这样的声名远扬的武术门派也从未放弃过利用武术文化遗产来寻求经济利益的尝试。这些年来,少林寺通过商业开放和品牌包装,已经形成了一个年产值过百万的武术产业。武当、峨眉、青城等门派也不甘落后,纷纷利用推广武术为藉口寻求经济创收。层出不穷的新武术门派更是目标鲜明,唯利是图。四川的唐门武馆已开门招生,浙江的桃花岛旅游早已成推荐行程,在河北邢台,更有人创立了逍遥派,广告中称:“其纯阳内功,修习百日,便可开碑裂石,一头撞倒墙。再练更可踏雪无痕。”[16]民国时期已经出现的门派、拳种分流归类的趋势又逆向发展,不断有新的门派拳种被“发现”,管理部门坚持以多为盛,以多为荣,无形中助长了胡编滥造之风,仅太极拳就至少衍生出了上百余个新流派[17]。而管理部门的支持和放纵的背后,其实是双方心照不宣地在演一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默契戏,功利性的目的昭然若揭。

  3理性思考武术门派发展的趋势

  面对传统文化呼声高涨但形势严峻的现实,武术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需要的是热情地参与和理性地对待。我们在批判居心不良者扯着传统文化的外衣,拿武术做幌子争名逐利的同时,也要理智地思考门派这一武术文化现象在当前该何去何从。

  3.1遗产保护重于门派臆造

  毋庸置疑,与西方舶来的诸多体育形式相比,武术这种中国传统的身体运动方式已经处于发展劣势,她与其他民族传统体育类型一样成为了一种亟待保护的文化遗产。武术门派是武术发展历程中在特定时代的文化产物,显然就目前而言,“武术门派在当今社会已经没有太大的积极意义,但是,众多的拳种流派则是中国武术的一大宝藏”[1]。在现实情况下,有学者[4]提出的以“博物馆意识”将武术门派保存下来的做法值得尝试。我们要有意识地让目前存在的传统武术门派拳种尽可能地保存其原有的技术特色和功法理论,以此保存武术文化的多样性和历史性。要彻底放弃出于盲目的利益追求通过随意的理论嫁接和粗糙的技术改造来臆造拳种门派,文化遗产保护的严肃性不允许对武术文化进行毫无文化诚信的篡改。

  3.2文化传承重于经济开发

  文化传承是一项需要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利于人类文明进步的事业。面对新的文化类型的强势冲击,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保持一个民族或人群集体历史与记忆的不二选择。武术门派中的门户之见等不利于武术文化发展的糟粕可以剔除,但除此而外的文化内涵却是武术文化传承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对此,所有关注武术文化的人们都要惊醒,警惕开发无度带给武术文化传承造成的危害。要从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高度去对待武术门派这一文化现象,而不能陷入唯经济收益为大的无底黑洞;因为,没有文化的经济,再发达也是建立在沙滩的高楼大厦,一旦局面有临时的变动,就像脚底下的沙一样流走,最后什么都不剩[18]。过度地商业开发和任意地商业操作往往拿糟粕当精华,随意地组合构建而来的武术门派不可能给武术发展带来多少实质性的帮助。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