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从分化到异化:对武术门派产生和发展的理性思考(4)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1-09 14:40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王晓东 郭春阳
分享到:

 

  3.3武术交流重于门户保守

  武术的生存发展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它需要与时代变化的韵律合拍,只有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以及价值取向,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19]。从武术发展的历史看,晚清民国时期一批形意拳、八封掌、太极拳等拳种流派的武术家打破门户之嫌,相互切磋武艺、交流技术,在强化了各拳种特点的同时促进了当时武术的兴盛。这些史实让我们看到破除门户保守、加强武术交流对于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而时刻标榜自我门派的至高无上和身份尊贵,让武术界与文化界一样充斥着“行家相轻”的风气。也正因此,近代中国武术终究难以做到如日本、韩国等近邻一样,在开放统一的条件下把柔道和跆拳道等武技改造成体育项目并跻身奥运殿堂之中,也错过了武术追随社会发展完成合理转型的机会。

  因而,在传统武术面临严重的传承环境、传承方式、传承人等危机的当前,我们不能再人为地给已经举步维艰的传统武术设置不必要的障碍。动辄强调武术门派意识可能会让武术发展重新回归到门户争斗的怪圈之中。在开放的时代环境下,武术门派观念不应再成为习武者墨守陈规、抱残守缺的借口,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大前提下进行深入的武术交流才是振兴中华武术文化的正确抉择。

  4结束语

  在中国传统农耕经济条件和宗法社会结构下,传统武术在特定的社会动因、文化动因和技术动因的促使下走向了门派分化。风格多样、各具特色的拳种门派构建了多元的中华武术文化和多彩的中华武术历史,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演进,对武术门派的强化已不合时宜,并且由门派衍生的派别争斗和门户之见成为了武术文化发展道路上的顽疾。近年来,本已趋于淡化的门户观念逆流而生,不断有新的武术门派臆造出现。它们脱胎于通俗文艺作品,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商业化和功利性十分明显,这对于传统武术的发展来说危害大于受益。面对这些失范的文化现象,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当前传统武术严峻的生存态势和武术门派真实的文化价值,重视对武术门派进行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必要的武术交流,避免因追逐经济利益进行文化臆造,将武术文化完整、精心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邱丕相,杨建营.武术特征的文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7):5-6.

  [2]程大力.体育文化历史论稿[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244.

  [3]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M].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4]程大力,刘锐.关于中国武术继承、改革与发展的思索:由武术门派的渊源成因看武术门派的发展走向[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24(4):20-24.

  [5]郭希汾.中国体育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49.

  [6]何良臣.阵纪[M].北京:中华书局,1985:26.

  [7]王若水.“异化”这个译名[J].学术界,2000(3):49.

  [8]栗胜夫.门户之见、宗派主义是影响武术发展的重大障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4):125-126.

  [9]张之江.张之江先生国术言论集[M].南京:中央国术馆,1931:37.

  [10]王占奇.早期精武体育会武术传播寻绎[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56.

  [11]张银行,李吉远.使命与扬武:精武体育会与武术近现代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12):41-46.

  [12]马廉祯.论现实视角下的近代“土洋体育之争”[J].体育科学,2011,31(2):77.

  [13]向恺然.第2届国术国考对联[C]//民国国术期刊文献集成:第二十五卷.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8:285.

  [14]于志钧.中国传统武术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17.

  [15]郑逸梅.艺海一勺[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66.

  [16]王鹏.虚拟江湖:现实的一面镜子[J].看天下,2012(10):70.

  [17]马廉祯.论中国武术的现代转型与竞技武术的得失[J].体育学刊,2012,19(3):119.

  [18]崔雪芹,许嘉璐.忧虑中国文化的断裂[N].科学时报,2006-09-10(B4).

  [19]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03.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