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沉醉
德国哲学诗人荷尔德林曾经深刻地预感到现代人的处境以及应该趋往的未来,他在《莱茵颂》中忧悒地唱着:"……阿尔卑斯山峦鬼斧神工,那是远古传说中天使的城寨,但何处是人类,莫测高深的归宿?"喧嚣的时代,打开林新荣的一本本诗集,从《羞涩的厚土》到《涉水之痕》,从《抵达》到《天瑞地安》,再到《侧面》,静下心来逐一品读,似乎对于荷尔德林的发问已然有了答案,那是一份沉醉,一份诗意的沉醉。
林新荣的诗很好地诠释了诗歌是源出于生活,又高出于生活(因为它显示出了生活的意义),但又没有脱离生活(因为它是生活的诗化)。林新荣的笔下,落日余晖是诗,杯子阁楼是诗,云江之畔有他的诗,寨寮溪边也有他的诗……简言之,在林新荣的世界里,无时不诗,无处不诗。我们可以跟随着他的笔触惜花赏月、游山玩水,不知不觉已然走进了一个诗美世界,沉醉其中。
《恪守诗歌》:
"我的目光/被你慢慢地划过去/又慢慢地荡过来/这周围都是我辽阔的水域/你乘坐的兰舟/我以/是一种叫诗的材料做的/我拿着一尾草叶和一泓净水/为你而歌/不管你/停舟抑或弃桨/你最后的手/终映在我的镜子里/无法离去。"
文学为我们打造的是一个莫名感动的世界,而对于文学来说第一印象,即感觉至关重要。这种发自于心灵深处的感性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也恰是这种感觉的介入,沟通了此岸与彼岸,连接了作品与读者,产生了思想的碰撞,形成审美关系,达到情感上的契合、共通,这感觉美极了!"慢慢地划过去"和"慢慢地划过来"所给予我们的是一份无以言表的惬意、自在。以诗为材质做成的"兰舟"在这片辽阔的水域划着,悠然自得。林新荣为我们建构了一个崭新的王国。文学的本性是审美,即是说诗歌也是审美的。在林新荣的诗中我们与世界展开了全面的交往,这种交往是自由的,在这种自由的交往关系中,我们体验到的是一份诗意。而其中情感是保证这个诗意世界的纯度所在。没有情感的映射,审美也就无从谈起,在林新荣的笔下的文字是充满灵性的,这种灵性使读者感受得到一种关怀,获得馨星的诗意关怀。
在我看来,林新荣的诗歌有以下几个特色:
第一,温婉细致与宏达境界兼备。诗人身处江南山水城市--瑞安,以一份敏锐的心来触摸自然,体察当地风土人情,《采茶姑娘》就是很好的一首:
"一片雾霭,又一片雾霭/在广阔的葱绿背景里/她采摘的动作/交错抒情//一一把雾气濡湿的葱郁的提琴/向前一步/再向前一步/和青蛙一起/就是澄明的舞台"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这样一幅画面:山雾缭绕下的茫茫葱绿,是一排排的茶树,清新质朴的采茶姑娘们点缀在其间,通过想象可以听得到动听的采茶歌此起彼落,飞上云端。忽恍惚若间仿佛看到了一个灿烂的舞台,音色和谐,简单而澄明。在他的诗歌里,无数个"一"足以构成一个整体。再如诗集《侧面》中的《巾子山上的两株树》:
"它们恣意生长着/它们各不相同/道劲的枝叶/似乎要达到某种境界/我相信/它们脚下的根/也不是为了把对手绊倒/而是让彼此间贴得更近/更挺拔/面对那山风/各自摇晃着坚守/雨来了也一样/相互汲取信念和力量"
林新荣笔下的"树"被赋予了人一样的生命,它们似乎要抵达一种境界,诗人诚恳地告诉我们,树儿们脚下的根不是为了绊倒对手,而是"让彼此间贴得更近,更挺拔",由此处我们读出了树的品格,从而引发对于现代文明的反思:现代社会"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应有的品格呢?人们为了追逐物质,忽略了精神层面的关注,功利性导致人们的封闭,于是世界便不能完全地向他敞开,如此失去了审美维度,即诗意的世界,只好成为一个单面人,无法触及审美之维。更难以企及庄子那段"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周与?"超凡脱俗独特的生命体验。因此,诗人笔下的"坚守"不单是指那巾子山上的两株树面对着山风各自摇晃的坚守,风雨无畏;也指来自人类心灵深处的某种信念的坚守,这份坚守需要力量,而这分量不是神赐、不是天助,是源自于心灵深处渴望的一种进发。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