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诗意的沉醉(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3-10-17 13:11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胡友峰 吴学健
分享到:

 

  诗人笔下的江南水乡所承载的不仅有温婉细致,还有一份宏达,以《长河饮马》为例:

  "黑暗撒开大网/那真是一张大网啊/一角/晚霞/一个人/扬鞭催马而去"

  对于这首诗,题目就已然富有意境,颇具气势。细细品来又极具画面感:一片黑野,漫无边际的黑暗,仅存"一角"晚霞,色彩对比很强烈,无垠的寰宇下,一人,一马,遂联想到元散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那首小令《天净沙·秋思》。林新荣笔下的景象于孤独之中又不失洒脱。

  《晃动的天空》一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风一吹/天空就晃动起来/远处的麦浪一排一排/我看见三年前的自己,头戴/雷电,独自徘徊//一场/将落未落的雨,裹着风/沉郁如原野的空阔"

  因为这"将落未落的雨"是未知的,因此面对的未来才会是沉郁的心绪,基调是严肃而浓郁的,前面的"头戴雷电,独自徘徊"应是是人的自我状态写照。毫无疑问,林新荣的生活是诗意的,有诗即是审美的,审美的便不缺乏心灵的烛照。诗人以行动证实了坚守诗歌这片净土矢志不渝。可以说,今天的林新荣是一直怀揣着诗歌的梦想,找寻着、迷惘过,却也坚守着的成熟的林新荣。他以自己的笔,写自己的心,为自己开辟了一方庇佑心灵之居所。另一首诗《管他呢》,这首诗所体现出的是对于人类生存状态的一种反思。诗人于此并非仅描述客观的表象,因为"需要表达的现实并不在于客体的外表,而在于某个深处,在其中,外表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其实这种状态是大胆而危险的:命运在巍峨的雪峰之上,"我"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索性把"心跳扛在肩上",把手指伸向宇宙空间,排除无畏的顾虑,向世界敞开,听到心灵震颤的回响,获得那向往已久的独特的生命体验。

  第二,既有古典的韵味又具独特的现代视角。林新荣诗歌里古典气息浓郁的是对易安居士的描写《李清照》: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到了《醉花阴》/已比黄花瘦//撷红豆/煮相思/佳节又重阳/三颠五簸∥淋柔情/浴纸笔/种一株婉约派的凤凰树/结"词别是一家"的红果子/在丈夫之外的千年读者心中"

  诗中提及了李清照的那首怀人之作,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因而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时届重九,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于是便有了这首词。可以想象"千古第一才女"怎样的来将"柔情"淋,来把"纸笔"浴,这柔情婉意正映照了时代之音。德国戏剧家莱辛(GottholdEphraimLessing,1729-1781)指出:绘画雕塑等都属于空间艺术,而诗歌则属于时间艺术。对于这一观点我持自己的态度:诗歌是属于心灵的--它既不属于空间艺术,也不属于时间艺术,而是不囿于时空而又超于时空的。在与诗歌的交流中人们可以超越时空的藩篱,摆脱世俗的束缚,去尽可能地抵达理想之境。与之对比鲜明的是《感觉或者幽会》:

  "一只开水瓶/摔在了地上//当然,我不是说那一声响/我是说/那满地的碎银闪光"

  诗人以观者的视角平静地叙述,水瓶碎了,仅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平常琐事,毫无新奇之处,"当然",诗人笔锋一转,意不在声响,而在于把读者的眼光引向那满地的银片,波呤波呤的闪耀,这是一个极具现代特色的视角,富有新意。

  第三,沉静与激情相溶。《老井》:"这平凡的甘泉,宽容到一只青蛙独守苍茫岁月,探头井口,老井总让我们看到它安谧的光芒"。

  诗中的老井作为岁月的见证,是沧桑和传奇的代名词。井里的水一担一担地,饮马饮兔、浇一株花草,承载的是人民的衣食保暖,目睹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想。"一只青蛙独守苍茫岁月",这样的守候,无需掌声,足矣。诗人笔下的老井俨然一位老者,安详睿智,从容静远。不羡莺歌燕语,不问世事喧闹,我便是我,怡然自得。激情是生命力的展现,《面对青青的麦地》: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